1,什么是地震的震级烈度怎样划分计算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具体资料看看这里,很详细:http://hi.baidu.com/etta/blog/item/ca3cae99290f220d6e068c48.html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烈度怎样划分计算

2,关于地震的震级

不是这么简单的震级计算公式为: M=lg(A/T)max+ σ ( Δ ) 式中: A ---- 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 m ; T ----相应周期, S ; Δ----震中距, ( 度 ) 。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 A N ------ 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 m; A E ------ 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 m; T N -------A N 的相应周期, S ; T E -------A E 的相应周期, S ; 量规函数σ ( Δ ) 为: σ ( Δ )=1.66lg Δ +3.5 如果按能量来算,八级地震的能量是七级的10~40倍,视情况不同而定

关于地震的震级

3,地震的震级是如何定义的

地震的划分通常是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划分标准如下: 微 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有 感 地 震 3-5级称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烈 度 现 象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地震的震级是如何定义的

4,地震的震级是如何界定的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5,地震的震级是怎样划分的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人们察觉不到。   弱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也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是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 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人们察觉不到。   弱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也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是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   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是按地震时,地壳释放能量的大小区分的,相邻等级之间能量相差30被,比如,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被,是6级地震的900被

6,什么是地震的震级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沧海不为水 回答时间 2008-05-21 14:57 检举 其他答案地震局有地震仪器的 技术问题不了解 雪碧透心凉 回答时间 2008-05-21 14:50 检举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7,地震的震级是怎样判定的

震级是指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等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数字越大,反之亦然。震级是按照以标准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的数值是根据和震中相距100公里处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确定的,采用里氏地震标准。有的地震可以摧毁高楼大厦,有的却让人一点感觉都没有,直到新闻上报道或地震局发布消息,才被知晓。同时,在新闻上看到的有关地震的消息,报道里提到的“XX级”地震,这里的“级”指的便是震级。震级是指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等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数字越大,反之亦然。震级是按照以标准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的数值是根据和震中相距100公里处的标准地震仪(放大倍率2800、周期0.8秒、衰减常数约等于1)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确定的,采用里氏地震标准。里氏震级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和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震级划分方法。里氏震级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震源处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反映的是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大小,能量按几何倍数增加:地震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31.6倍;每相差2.0级,能量释放则大约相差1000倍。震级不同,所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因此人们的感受也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方又会因地势、震中距、震源深浅等因素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有9个等级。小于3级为弱震震级,若震源很浅,人们一般难以察觉;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为有感地震震级,人们能够感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4.5级,小于6级为中强震震级,这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等于或大于6级为强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为巨大地震震级。地震震级的测定并不是不变的,地震震级的测算是根据震源激发的地震波记录,而不是灾情来决定的。按国际惯例和各国不同的工作程序,包括震级在内的地震基本参数报告,一般有三次,即先初报,再修正,最后得到终极报告。而不同的国家因为距离地震源和接受地震波方位等因素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可能不一样。对于地震的测算,能够为防震减灾活动顺利进行做好准备,也能为以后同等级地震发生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从而减少地震带来的损伤,便于救灾活动进行和灾后工作重建。

文章TAG:震级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烈度怎样划分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