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什么的陵墓

大秦帝国始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什么的陵墓

2,历史上嬴政葬在何方

秦始皇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东约五公里的下河村附近 ,南依骊山 ,北临渭水。它建成于公元前二一○年,坟丘为土筑,经二千年的风雨剥蚀,现存高四十三米,周长二千米。陵墓落成之初,坟上“树草木以象山 ”。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在空旷的平地上托起的这座山一样的巨大坟墓 ,这就正如首句形容的那样,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

历史上嬴政葬在何方

3,秦始皇陵在哪

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 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潼,工程十分艰难。它还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呢!

秦始皇陵在哪

4,秦始皇陵的出土地在哪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你好!西安市东30多公里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如有疑问,请追问。

5,秦皇的墓是怎样的有什么奇特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 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众所周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桶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桶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桶、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

6,秦始皇帝陵的资料速度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憧区东的骊山北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的修建工程长达37年,用工最多时达70余万人。陵墓的封上呈平顶的四方锥体,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115米。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O米。内外城均四面有门,并有门网建筑。通过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外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员的墓葬500余座。陪葬坑中比较重要的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以及各种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园内外还发现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整个陵园犹如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 秦始皇帝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南高北低,属于山脚下的洪积扇区。郦道元《水经·渭水注》云:啊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如今陵墓的周围是一片农田和村落,陵的封土上长满石榴树,每年初夏榴花似火,秋季硕果累累,游人如织。 为了揭开秦始皇帝陵墓的奥秘,考古工作者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逐步对陵园进行科学的钻探和调查。秦始皇帝陵园的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秦陵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夯土筑成。现存陵76米,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就象一个金字塔形状。围绕封土堆,地面上原建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6210米。城墙大多坍塌,仅存墙基,墙基宽约8米。内城和外城四面均有城门,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二门。门上均有门阙建筑。内外城的四角有角楼。内外城之间还发现有几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秦始皇帝陵的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就有400多个。 在这些陪葬坑中,有象征皇室帝王乘舆的铜车马坑;象征皇帝涉猎游玩之苑囿的珍禽异兽坑,象征宫廷养马的马厩坑以及象征秦王朝百万雄师的兵马俑,近年来,陵区内有50000余件重要的历史文物出土,其中不少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如铜车马、跽坐俑、乐府钟、夔纹大瓦当等。 从这些陪葬坑的内涵和史书中对秦陵地宫设置情况的记载来看,秦始皇帝陵园就是当年秦王朝地上王国的再现。人世间原有的一切在地下无不毕备。在这个幽冥的地下王国中,秦始皇帝依然是统治天下、至尊至贵的帝王。始皇帝死后仅3年多,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浪涛所摧毁。秦陵地面所有华丽的宫殿别馆都落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只有那高高隆起的秦陵墓冢,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人,向后人诉说着王朝盛衰交替的春秋。 秦始皇陵园遗址平面图: http://qin.junshijia.com/html/2005-10-2/2005102121330.htm

7,秦始皇的墓里有什么宝贝

秦始皇陵考古项目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等有关部门运用遥感和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勘探的结果首次证实秦陵底下确实存在地宫和墓室,并确定了地宫的位置。 墓室主体尚未坍塌进水 “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长期存在一系列疑问,如秦始皇真墓是否就在封土堆之下,墓室埋深多少,地宫结构尺寸怎样,墓室是否坍塌进水?我国科技工作者应用重力、磁法、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等技术,经过历时一年的勘查试验验证,终于揭开一系列秦始皇陵之谜。秦始皇的真墓就在封土堆下面,石质建筑的墓室主体尚未坍塌进水。初步探测显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秦始皇墓室确实体现了“千古一帝”的气派。 墓室位于地宫中央 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刘士毅介绍,本次测量探测到由地宫开挖后回填夯土引起的明显重力异常以及弹性波法反射异常,由开挖范围对应封土堆细夯土墙引起的明显磁异常,由墓室引起的高电阻率异常,开挖范围内汞异常,宫墙引起重力异常和绕射点异常。这些异常加上已知的墓道等,勾画出一个巨大地下建筑群轮廓。“只有真墓才可能有如此规模和配套的地下建筑群。因此,现在可以回答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地宫、墓室就在封土堆之下。” 刘士毅说,初步评估,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开挖范围主体约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顶深海拔高程470米至480米,高15米左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宫墙顶深海拔高程约471米,高约16米,宽约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宫墙之上的细夯土墙与宫墙位置、范围基本一致,高约30余米。 始皇陵是否被盗尚不得而知 测量探测到的封土堆汞异常分布特点耐人寻味:北、东最强,南、西次之,北、西最弱。根据秦始皇墓内以水银模拟天下江河的传说加以推测,可能反映了秦朝时期中国人的江河地理概念,例如可能与秦始皇到过渤海有关。 刘士毅说,由于除磁法外,剖面稀少,未进行三维探测与反演,磁法的人为干扰未能全部消除等因素,本次测量只给出地宫建筑位置、埋深、大小、形状。至于墓室内所藏珍宝是否如史书记载的那样,以及是否被盗,是非到开挖之日无法解开的谜语。 秦始皇墓是座庞大地宫 据新华社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真墓就在秦始皇陵封土堆下面,石质建筑的墓室主体尚未坍塌进水。“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长期存在一系列疑问,我国科技工作者应用重力、磁法、高密度电法等物探、化探技术,经过历时一年的勘查试验验证,终于揭开一系列秦始皇陵之谜。 27日,通过验收的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刘士毅说,根据本次测量探测,“现在可以回答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地宫、墓室就在封土堆之下”。初步评估,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开挖范围主体约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 秦始皇墓揭开神秘面纱 “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长期存在一系列疑问,如秦始皇真墓是否就在封土堆之下,墓室埋深多少,地宫结构尺寸怎样,墓室是否坍塌进水?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历时一年的勘查试验验证,终于揭开一系列秦始皇陵之谜。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刘士毅介绍,本次测量探测到由地宫开挖后回填夯土引起的明显重力异常以及弹性波法反射异常,由开挖范围对应封土堆细夯土墙引起的明显磁异常,由墓室引起的高电阻率异常,开挖范围内汞异常,宫墙引起重力异常和绕射点异常。这些异常加上已知的墓道等,勾画出一个巨大地下建筑群轮廓。“只有真墓才可能有如此规模和配套的地下建筑群。因此,现在可以回答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地宫、墓室就在封土堆之下。” 刘士毅说,初步评估,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开挖范围主体约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顶深海拔高程470米至480米,高15米左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宫墙顶深海拔高程约471米,高约16米,宽约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宫墙之上的细夯土墙与宫墙位置、范围基本一致,高约30余米。测量探测到的封土堆汞异常分布特点耐人寻味:北、东最强,南、西次之,北、西最弱。 刘士毅说,由于除磁法外,剖面稀少,未进行三维探测与反演,磁法的人为干扰未能全部消除等因素,本次测量只给出地宫建筑位置、埋深、大小、形状。至于墓室内所藏珍宝是否如史书记载的那样,以及是否被盗,是非到开挖之日无法解开的谜语
陪葬品最无法估计的陵墓:秦陵 秦陵陪葬品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司马迁称,“奇器珍怪徙藏满之”。最新考古勘探资料显示,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规模相当于5个现代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地宫就这么大,里面的陪葬品以“藏满之”来推测,数量该惊人了。仅秦始皇睡的那具墓棺,就有陪葬的珠宝文物几十万件;阵容宏大的兵马坑则更是震惊世人,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由此也可见秦陵“第一陵”的地位。 不过,有学者认为,秦陵地宫中的陪葬品未必有那么丰富。理由是,在公元前206年,秦陵被挖掘过。当时,项羽为了报复秦王的横征暴敛,入关后,动用了30万人,“盗掘其陵墓,燔烧其宫观,三十日动物不绝”。除了这一次,后世盗挖秦陵的事也未断过,如在民国初年,军阀孙连仲就打过秦陵的主意。但这从侧面也说明,秦陵当中陪葬品的丰富了。也有人说,秦陵的地宫并没有被打开过,当年项羽确实是想掘开秦陵,但因秦陵太坚固,无功而返,仅留下了两条“霸王沟”。已完成的对秦陵的考古探测,初步证明秦陵的地宫仍然完好无损。探测中发现盗洞有两个,直径达1米,但深度只有9米,离地宫很远。目前,已出土文物和发现的被盗物品,多为陪葬坑或甬道内的陪葬品,秦陵地宫中的宝物无法估量。 无法估计,所以神秘。呵呵

文章TAG:秦始王墓  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什么的陵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