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酒烧饭袋什么意思

  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唐末马殷据湖南,称楚王,奢侈僭傲,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宋·陶岳《荆湘近事》) 解释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酒囊饭袋,通俗点说就是饭桶。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酒烧饭袋什么意思

2,行尸走肉为么

行尸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解 释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 处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那个出卖灵魂者,只能做为一个~继续存在于世而已!” 近义词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行尸走肉为么

3,将军之腹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是什么

乾隆时,吴白华侍郎素善饭。有宗室某将军,亦善饭,与齐名。一曰侍郎谓将军曰:“夙仰将军之腹量可以兼人,若某者虽非经笥之便便,至于酒囊饭袋,略有微长,但不知孰为优劣耳。请一决胜负如何?”将军笑应之。侍郎命左右持筹侍侧,每瞰一碗,则授一筹。饭罢数之,将军得三十二筹,侍郎得二十四筹,侍郎不服,约明曰再赌,将军笑曰:“败军之将,尚敢战乎?”侍郎曰:“明曰与君白战,不许持寸铁,只设饭而无?。若再不胜,愿拜麾下”。于是复计筹而食,将军食至三十碗而止,侍郎竟得三十六筹。

将军之腹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是什么

4,形容男人一无是处的成语有哪些

一无是处 就是成语
不务正业、百无一用、酒囊饭袋
一无是处: yī wú shì chù意思: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近义词: 一无可取、百无一是。一无可取yi wu ke qu 意思: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地方。一塌糊涂读音:yī tā hú tú,释义:糊涂,混乱。意为乱七八糟,借以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百无一是,读音是bǎi wú yī shì,释义:是指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一无是处 禽兽不如 百无一是 一无所长 一无所能 一无所求 一无所知 吃软饭
软弱无能烂泥扶不上墙

5,看图猜成语2一个酒瓶一个袋子上边写着饭字

答案是【酒囊饭袋】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酒囊饭袋成语意思:囊:口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酒囊饭袋
酒足饭饱!!
答案是【酒囊饭袋】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酒囊饭袋

6,平庸没有特殊能力的成语

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酒囊饭袋:囊:口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衣架饭囊: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饭囊衣架:囊:口袋。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醉生梦死: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纸醉金迷: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蹉跎岁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蹉跎日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玩世不恭: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游戏人间:原指人还活在世上。指把人生当作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不肖子孙: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7,古文王安石待客翻译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1)萧氏子(2)至(3)京师(4),因(5)谒(6)公,公约之饭(7)。翌日(8),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9)。日过午,觉饥甚而(30)不敢去(10)。又久之,方(11)命坐,果蔬(12)皆不具(13),其人(14)已心怪之(15)。酒三行(16),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17)数四,顷即供饭,旁置(18)菜羹而已(19)。萧氏子颇(20)骄纵,不复下箸(21),惟啖(22)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23)。公取自食(24)之(25),其人愧甚(26)而退。(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3)至:到,往。 (4)京师:京城。 (5)因:顺便 (6)谒:拜见。 (7)饭:饭食。 (8)翌日:第二天。 (9)馔(zhuàn):准备食物。 (10)去:离开。 (11)方:才。 (12)果蔬:泛指菜肴。 (13)具:准备。 (14)其人:指萧氏之子 (15)心怪之:心里对此感到奇怪。 (16)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7)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8)置:放置。 (19)而已:罢了 (20)颇:很,非常。 (21) 复:再。 (22)箸:筷子。 (23)啖:吃。 (24)旁:旁边,身旁。 (25)食:吃。 (26)之:代词,指胡饼 (27)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28)之:代词,代指萧氏之子 (29)而:转接,意思为“但”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
王安石《待客》翻译: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王安石《待客》【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王安石《待客》告诉我们: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他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也主要体现了王安石生活朴素,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精神.
翻译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3)京师:京城。 (4)因:顺便 (5)谒:拜见。 (6)饭:饭食。 (7)翌日:第二天。 (8)馔(zhuàn):准备食物。 (9)去:离开。 (10)方:才。 (11)果蔬:泛指菜肴。 (12)具:具备,准备。 (13)其人:指萧氏之子 (14)心怪之:心里对此感到奇怪。 (15)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6)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7)置:放置。 (18)而已:罢了 (19)颇:很,非常。 (20)箸:筷子。 (21)啖:吃。 (22)旁:旁边,身旁。 (23)食:吃。 (24)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文章TAG:酒囊饭袋  意思  烧饭  什么  酒囊饭袋的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