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中数学所有公式表

初中数学计算题常用的8大公式 00:00 / 05:2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表

2,1一6年级数学公式表

1一6年级数学公式表如下:一、数的运算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4、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5、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6、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7、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8、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9、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c)。10、除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除去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即a÷b÷c=a÷(b×c)。11、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二、几何运算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c+b×c)×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l×l×6。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c。10、正方体的体积=l×l×l。11、如果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那么这个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是圆柱体积的1/3。三、比例运算1、正反比例判定:除正乘反。正比例:比值一定。反比例:乘积一定。2、一般式:正比例:y/x= k或y=kx(k一定)。反比例:xy=k或y=k/x(k一定)。3、图像:正比例:一条直线。反比例:一条曲线。4、判断依据就是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若比值一定,则是正比例。若乘积一定,则是反比例。若都不符合,则为不成比例。5、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比例尺没有单位。6、1:100的含义: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厘米。7、三个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8、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一6年级数学公式表

3,三角函数公式表

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一类函数。它们的本质是任何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另一种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但并不完全。现代数学把它们描述成无穷数列的极限和微分方程的解,将其定义扩展到复数系。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三角函数公式表。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cos30°=√3/2 cos45°=√2/2 cos60°=1/2 tan30°=√3/3 tan45°=1 tan60°=√3 cot30°=√3 cot45°=1 cot60°=√3/3 sin15°=(√6-√2)/4 sin75°=(√6+√2)/4 cos15°=(√6+√2)/4 cos75°=(√6-√2)/4(这四个可根据sin(45°±30°)=sin45°cos30°±cos45°sin30°得出) sin18°=(√5-1)/4 (这个值在高中竞赛和自招中会比较有用,即黄金分割的一半) 正弦定理:在△ABC中,a / sinA = b / sin B = c / sin C = 2R (其中,R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六公式) 公式一:  sin(α+k*2π)=sinα cos(α+k*2π)=cosα tan(α+k*2π)=tanα 公式二: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π+α)=tanα 公式三: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tanα 公式四: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π-α) =-tanα 公式五: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sinα 由于π/2+α=π-(π/2-α),由公式四和公式五可得 公式六: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和(差)角公式 三角和公式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cγ-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α·tanγ) (α+β+γ≠π/2+2kπ,α、β、γ≠π/2+2kπ) 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三角函数公式表


文章TAG:公式  初中  初中数学  数学  公式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