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文帝.由于采用分科取士,所以又叫科举!
是隋朝创立的。 谢谢采纳

科举制度的创立

2,科举制度是谁建立的

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置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隋炀帝创立科举制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百为改变这个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度介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唐朝。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科举制度是谁建立的

3,科举制的创立

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熟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在1905年被废除,持续了整整1300年。

科举制的创立

4,科举制产生的过程和意义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制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1、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把权位、学识结合起来,知道现如今这套模式还在继续使用中。2、科举考试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民众文明教化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3、儒家的思想和文化也因为和科举的紧密结合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和传承。比如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还有其中心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都深入现代教育中。

5,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
隋朝创立,但当时只有贵族或者官员推荐才能参加考试,在唐朝得到完善,不论出身贵贱都能参加考试,望采纳谢谢
隋朝

6,科举制度创立者是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科举制度是由隋朝隋文帝杨坚所提出,由隋炀帝杨广正式创立的,由于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这个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杨广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1.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科明经科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还有皇帝特别主持举行的制科。武则天在位时增设武科。2.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3.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7,科举制开创于哪位皇帝

隋朝隋炀帝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在那之前是漢代的征辟察舉制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
隋文帝首创科举制,在唐朝科举制大大加强。
隋文帝

8,历史科举制正式诞生于什么时候

【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科举制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诞生在隋朝隋炀帝时期,A,B,C三项属于唐朝的史实,所以本题选D。考点:科举制的创立点评: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与唐朝,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同学们以后对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
d

9,历史问题科举制是怎样创立的

按照初中教科书,科举制应该由隋文帝开始——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而区别是以前仕路由贵族把持,政策施行后,有所变动。科举制的形成其实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由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门阀衰落和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以为继。然而,对于科举的开创,史学界有异议。可以确定的是,唐朝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太宗时确立了科举制。武后创立了殿试和武举。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尽管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寒门学子的致仕之路,贵族门阀还是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
唐玄宗(或者皇帝)多次面试科举试者,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0,科举制是从哪个朝代发明的

科举制创建于隋朝,形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现代的选拔公务员的制度就是从科举制上演变而来的。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国际上对科举的研究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学科科举学。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考试内容包括文章、口试、诗词、政论等内容。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中乡试的称为举人。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其他都是进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其文章有很多要求,称为八股文。此外,还有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科举制度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正式废除。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制的创立:隋朝时,正式创立科举制;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隋朝的!!!
科举制是从隋朝发明的。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文章TAG:科举制  创立  科举制度  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