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薄谷开来等中国中央军委领导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屡败,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益严峻。1934年10月10日夜,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悄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出发,开始了悲惨而前途未卜的漫漫征途。
其传奇般的牺牲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激励着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走向无人能预测的未来。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举世无双。它像一条永远镌刻在大地上的红丝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杜鹤河,到1936年10月16日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整整走了两年,行程在万里,其间发生了无数次激战。
5、 长征小 故事30字一袋干粮:讲述了13岁的红军小兰在随部队行军时,想方设法弄到一袋干粮,却在过桥照顾一名伤员时,不慎将自己的一袋干粮掉入河中。为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干粮,她坚持不告诉他们。为了装作若无其事,她掏出许多野菜,塞进自己鼓鼓囊囊的挎包里。很快她的身体就不行了,护士长发现她吃的是野菜和包里的“干粮”后,大家才知道真相。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施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政治部在他们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称之为“突破”、“反攻”、“西进”。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作报告时,称红7军北上,红6军西征“长征”,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概念。
6、 长征中的小 故事简写《一袋干粮》13岁的小红军小蓝在随部队行军时,设法弄到了一袋干粮,但在过桥时,不小心把自己的一袋干粮掉进了河里,被河水冲走了。她坚持不告诉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干粮吃。为了装作若无其事,她掏出一大堆野菜,塞进自己鼓鼓囊囊的挎包里。不久,她的健康每况愈下。护士长发现她吃的是野菜和挎包里的“干粮”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都给了她一点干粮,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红军过了赤水,来到走马坝,恰逢贫下中农邵州69岁的母亲卧病在床。
但就在这时,一位住在方嘉的红军营长得知方嘉病重。他主动进屋探望病人,却看到老人生命垂危。他不禁想到他为生病的母亲藏在包里很久的人参是送给方嘉的老母亲的。方的老母亲喝了人参汤后脸色绯红,晚上连喝两次,病情大有好转。全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连连感谢红军,红军营长也笑了。
7、关于 长征的 故事有哪些 故事About长征Yes故事有:飞泸定桥、金鱼钩、七根火柴、草帽计、不忘挖井人、夜行草、血雨湘江、湘江战役、通道会等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央红军打了380多次仗,攻占了700多个县。红军牺牲了430多名营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0岁。打败了国民党军数百个团,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山,渡过24条河,走过草原,翻过雪山。
8、红军 长征的 故事1935年秋,红军进入草原。因为三个小战友有肠胃病,指导员让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人一天只走了20英里。到了露营地,班长到处挖树根,用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就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班长虽然到处找杂草,挖树根,但是光吃这些怎么吃得饱?班长看着他们瘦下来,彻夜未眠。一天,班长正在河边洗衣服,突然看见一条鱼跳出了水面。他赶紧找来一根缝衣针,弯成钩子,让三个战友吃到鲜鱼,喝到鱼汤。
后来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剩饭,忍不住哭了。眼看就要走出草丛,班长饿晕了,三个小战友急忙去打鱼做汤,班长却为他们而死。13岁的红军少年小兰在随部队行军时,好不容易拿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桥时,不小心把自己的一袋干粮掉到了河里,被冲走了,去照顾一个伤员,她坚持不告诉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干粮吃。
文章TAG:长征 故事 长征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