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 生物

好像是4次

八年级上册 生物

2,八年级上册生物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那就是生态?

八年级上册生物

3,生物八年级上册课本有什么版的

人教、苏教、沪育版……等等等等不过一般通用的应该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苏教、沪育版、苏科版……等等等等,我们用的是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答案58---61面的答案

生物八年级上册课本有什么版的

4,生物八年级上册

我这个不算是复习提纲。不过我老师说:“在出试卷的那里得到消息。100%是这些内容。” 我们班的同学当然也不会放过了。。虽然不知老师收买了谁得到这些内容。不过能提高成绩就最好了 单元 章 内容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分值 五 1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4题 1+1题 约22分 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题 1题 约13分 3 动物在生活圈中的作用 4题 1题 约13分 4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4题 1题 约8分 5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题 1+1题 约19分 六 1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4题 1题 约13分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4题 1题 约6分 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题 附加题 约6+5分 老师说这肯定考的。。你自己归纳归纳吧。。。 愿采纳

5,八上人教版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1.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2.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3.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4.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6.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7.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8.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9.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6,初二上册生物书目录急用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 生物技术与“蓝色革命”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生物学与艺术 动物与造型艺术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科学家的故事 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 生物防治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养殖专业户 生物学与文学 借动物以言志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 细菌 第三节 真菌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 以菌治虫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科学·技术·社会 抗生素今昔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科学家的故事 林奈和双名法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7,八年级上册生物

1.鱼暴露在空气中,会缺氧而死。鱼类用腮呼吸,水经过腮的同时完成气体交换,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另外鱼类的皮肤缺水也不行。2.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的氧气用于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进入水中,水的溶氧量少,人体缺氧。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 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记住特例: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第16章 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因为鱼是用腮呼吸,人是用肺呼吸。

文章TAG:生物  八年  八年级  年级  生物书八年级上册  生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