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欧姆定律是什么内容

R=U/I

欧姆定律是什么内容

2,欧姆定律是什么

Q=I^2RT
Q=IIRT

欧姆定律是什么

3,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欧姆定律有两种: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也称作外电路欧姆定律,即 I=U/R U=R*I R=U/I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2.全电路欧姆定律,即 U(电源的电动势)=外电路的电压+电流*电源的内阻 外电路的电压=外电路的等效电阻*电流 注:这两个式子中的电流是一样的 (3):应该注意的: (2)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和通常壮态下的电解质溶液,对气态导体和其它一些导电原件(电子管,热敏电阻)不适用。对电路而言,它只对一段不含电源的导体成立。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4,欧姆定律是怎样的

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I总=I1+I2 I总=I1=I2 U总=U1=U2 U总=U1+U2 1:R总=1:R1+1:R2 R总=R1+R2R I1:I2=R2:R1 U1:U2=R1:R2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即1/R总=1/R1+1/R2+……+1/Rn I=Q/T  电流=电荷量/时间(分钟要变成秒)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电阻 或者 电压=电阻×电流 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 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 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E=U+Ir EI=UI+I^2R P释放=EI P输出=UI 纯电阻电路中 P输出=I^2R =E^2R/(R+r)^2 =E^2/(R^2+2r+r^2/R) 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 (均值不等式)

5,欧姆定律是指什么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7年从理论上推导了欧姆定律,其内容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公式:I=U/R 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I—电流(安) U—电压(伏) R—电阻(欧)〉 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这个。 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点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请采纳, 谢谢。
定义:在直流情况下,一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动势成正比,或当一电路元件中没有电动势时,其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位差成正比。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由乔治·西蒙·欧姆提出,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欢迎追问 谢谢采纳

6,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部分电路公式:I=U/R,或I=U/R=P/U(I=U:R)全电路公式:I=E/(R+r)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单位均为欧姆符号是Ω,I的单位是安培(A)。扩展资料: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对于这种情况,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姆定律将不适用。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电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欧姆定律
简述: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I总=I1+I2 I总=I1=I2 U总=U1=U2 U总=U1+U2 1:R总=1:R1+1:R2 R总=R1+R2R I1:I2=R2:R1 U1:U2=R1:R2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电阻 或者 电压=电阻×电流 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 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 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E=U+Ir EI=UI+I^2R P释放=EI P输出=UI 纯电阻电路中 P输出=I^2R =E^2R/(R+r)^2 =E^2/(R^2+2r+r^2/R) 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 (均值不等式)
欧姆定律分为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全电路的欧姆定律。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反映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电阻和电路电压的关系:具体为流过电路的电流(A)与电路电压(V)成正比,与电路电阻(R)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I=U/R或R=U/I或U=I*R需要注意以上公式的单位分别为V·A·R全电路(含有电源和负载的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电流·电阻和电源内阻的关系:具体为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源内阻的和成反比,与电动势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I=E/R+R0或R+R0=E/I或E=I*(R+R0).R0为电源内阻.
U=IR 纯电阻两端电压E=I(R+r(内阻)) 纯电阻电路回路R=ρL/S 电阻的决定式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U/R对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 定律中涉及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对同一段导体或电路而言的,且在同一时刻
欧姆定律有两种: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也称作外电路欧姆定律,即 i=u/r u=r*i r=u/i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2.全电路欧姆定律,即 u(电源的电动势)=外电路的电压+电流*电源的内阻 外电路的电压=外电路的等效电阻*电流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串联电路: i总=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u总=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的总和) r总=r1+r2+......+rn u1:u2=r1:r2 并联电路: i总=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u总=u1=u2 (并联电路中,各处电压相等) 1/r总=1/r1+1/r2 i1:i2=r2:r1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即1/r总=1/r1+1/r2+……+1/rn i=q/t 电流=电荷量/时间 (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 电阻 或者 电压=电阻×电流『只能用于计算电压、电阻,并不代表电阻和电压或电流有变化关系』 欧姆定律通常只适用于线性电阻,如金属、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编辑本段]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 u-电压-伏特 r-电阻-欧姆 i-电流-安培 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 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e=u+ir ei=ui+i^2r p释放=ei p输出=ui 纯电阻电路中 p输出=i^2r =e^2r/(r+r)^2 =e^2/(r^2+2r+r^2/r) 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 (均值不等式) 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例题 1.由欧姆定律导出的电阻计算式r=u/i,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为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 越小 c、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值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2、一个导体两端加有电压为6v时,通过 它的电流大小为0.2a,那么该导体的电阻 为 ω,若两端的电压为9v时,通过导 体的电流为 a。若电路断开,那么通过 导体的电流为 a。此导体的电阻为 ω。 3、 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5v时,通过 导体的电流为3a,若导体两端的电压 增加3v,那么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 它的电阻分别为 a 0.6a 5ω b 3.6a 5ω c 3.6a 1ω d 4a 6ω 4、一只电阻当其两端电压从2v增加到2.8v 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那么 该电阻的阻值为 a 8ω b 20ω c 28ω d 18ω 5、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20ω,接在电压为 2v的电源两端。那么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是 a。若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大小 为0、15a,则需要在电阻两端加上 v 的电压。 6、有甲、乙两个导体,甲导体的电阻是 10ω,两端电压为3v;乙导体电阻是 5ω,两端电压为6v。那么通过两导 体的电流 a i甲=6v/10ω=0.6a i乙=3v/10ω=0.3a b i甲=3v/10ω=0.6a i乙=6v/5ω=0.3a c i甲=6v/5ω=1.2a i乙=6v/10ω=0.6a d i甲=3v/10ω=0.3a i乙=3v/5ω=0.6a[编辑本段]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在通电导线中取一圆柱形小体积元,其长度δl,截面积为δs,柱体轴线沿着电流密度j的方向,则流过δs的电流δi为: δi=jδs 由欧姆定律:δi=jδs=-δu/r 由电阻r=ρδl/δs,得: jδs=-δuδs/(ρδl) 又由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δu/δl=e,则: j=1/ρ*e=σe (e为电场强度,σ为电导率)

7,欧姆定律 的知识点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 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 i=u/r (2)电压 u=ir (3)电阻 r=u/i(但r的大小与u、i无关! (4)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在该实验中若r增大了,为保持r两端电压不变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 串联电路的特点: a、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1) r串 =r1+r2 (2)n个电阻串联r串 =r1+r2+r3+…+rn (3)n个相同电阻r串联:r串 =nr (4) r串 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b、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点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 c、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2、并联电路的特点: a、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1/r1+1/r2=1/r (1)若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n分之一;r并= 1/(1/r1+1/r2+……1/rn) (2)并联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b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 c、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个支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u总=u1=u2;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 2、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i=u/r变形r=u/i 3、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4、实验电路图:(略) 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导体阻值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触电方式:(1)单线触电;(2)双线触电;(3)高压电弧触电;(4)跨步电压触电四、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太多了,三言两语讲不完,你还0分,我更没那个功夫了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R1:R2:R3:…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2.电压:  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  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

文章TAG:欧姆定律  内容  定律  是什么  欧姆定律的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