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庙毗邻五公祠。五公祠五拜者是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纪念“五公”而在雷琼道台筑材建海南第一楼,故名五公祠,后以五公祠为名称为海南第一楼及其周围的一组古建筑群,郭万祥病逝后,武功精舍是五公祠图书馆,里面保存着郭万祥的遗书,为什么五公祠被称为海南第一楼。

海南琼州的 五公祠有怎样的建筑特色

1、海南琼州的 五公祠有怎样的建筑特色?

五公祠高10余米,分上下两层,木结构,四角耳房,红椽,三面回廊,靠栏杆远眺。有“海南第一楼”的横匾。寺内还有历代文人墨客所写的诗词楹联,总结了五公的人生成就,表达了后人的崇敬之情。五公祠1889年清雷琼道教台朱才所建,加建了关家殿、学普殿、西宅,即五公精舍。五公祠是一座有山顶的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后墙柱建成,其他三面都变成走廊。整个建筑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撑。

为什么 五公祠被称为海南第一楼

2、为什么 五公祠被称为海南第一楼?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东南部,面积约6.6万平方米,是集古建筑、古遗址、园林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主要由海南第一楼(五公祠)、关家塘、学普堂、苏公庙、梁富伯庙、董卓亭、西心轩、富力泉、苏荃亭、琼苑、五公祠展览馆等建筑和遗迹组成。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指点此处双泉之后,这里便成了祭拜圣贤、教育后人的地方,被誉为“琼台胜景”。

 五公祠的建筑特色

他们在万里之外取得成功实属不易,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修建神龛来供奉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纪念“五公”而在雷琼道台筑材建海南第一楼,故名五公祠,后以五公祠为名称为海南第一楼及其周围的一组古建筑群。苏公庙是为了纪念中国宋代的一位伟大作家苏东坡而建造的。1097年,苏东坡被贬邛,在那里指示百姓开双泉。三年后,他重返北方,取名“浮礼泉”,以题上亭泉为亭。这里留下了“苏东破阅览室”的遗迹,后改为“东坡书院”。

3、 五公祠的建筑特色

五公祠建筑古色古香,院中鹅卵石,古树参天,名花似锦,清香扑鼻,被誉为“琼台胜景”。寺内的五块石雕栩栩如生,充满了思想。五公祠右边是学普堂,是清代浙江著名学者郭万祥来琼讲学的旧址。现在陈列着汉代以来的青铜编钟、铜鼓等古代文物。学普殿右侧是武功精舍,清末海南学子在此学习经典和历史。如今陈列着历代的书画。两个房间都是诹访红木,典型的明清风格。园内花木繁茂,四季掩映,风景秀丽,环境幽静。

郭万祥病逝后,武功精舍是五公祠图书馆,里面保存着郭万祥的遗书。后来经过洗劫,书所剩无几。后来,学普殿和武功精舍被政府修缮一新,海南的一些文物得到了展示,包括明代的禁钟、黎族的古铜鼓、宣德炉等。五公祠左边是管家厅,指欣赏“苏静浮金”和“金穗千亩”的景色。堂以此名为纪念苏东坡,指沉井泉。苏公庙毗邻五公祠。寺内陈列有多幅苏东坡诗词碑刻,寺前有石碑、拱桥、荷塘、风亭等。

4、 五公祠所奉祀的五公是哪些人?

五公祠它被称为海南第一建筑,根本原因在于建筑的规模和当时所崇拜的五大贵人的品德。李德裕,唐朝赵县人,官至翰林,观察员,兵部左侍郎,左侍郎,他在唐玄宗时,因遭到李宗民、牛桑如集团的白敏及其同僚的排斥而被流放到海南。李纲,福建邵武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北宋末年一位有魄力、有才华的宰相,他因为被奸臣陷害,被流放到海南。


文章TAG:五公祠  五公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