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 新规什么是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泛指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 新规实施时间三年过渡期结束,资管新规2022年1月正式实施,证券行业正在积极应对新的变化,资管 新规的总体思路是根据资管的产品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类似资管的业务做出一致的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上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资管新政包含三个主要文件:一是进一步明确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二是进一步明确过渡期内相关产品的估值方法,鼓励采用市值计量。考虑到部分资产不符合市值计量的条件,摊余成本计量适用于过渡期内封闭期超过半年的固定期限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三是进一步明确过渡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安排。扩展资料:资管 新规细则微调监管去杠杆节奏:在部分操作上做了更务实的安排,放宽了政策保证金,但打破刚性兑付、解决期限错配、去除资金池操作、解决多层嵌套四项原则不变。仅对非标投资限制、过渡期整改步伐、过渡期产品发行、估值、资产投资限制等进行明确适当调整,确保资管 新规实施平稳过渡。
法律解析:一般指《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法律依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委托投资者投资并管理受托投资者财产的金融服务。本办法所称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理财产品。
3、 资管 新规最主要的内容是法律分析:央行发布的资管-1/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公募资产涉嫌产品的投资范围;二是进一步明确过渡期内相关产品的估值方法,鼓励采用市值计量。考虑到部分资产尚不具备市值计量的条件,摊余成本计量适用于过渡期内封闭期超过半年的定期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三是进一步明确过渡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安排。
把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降低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2)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功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防止产品过于复杂,加剧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导。(3)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主监管”理念。
4、 资管 新规的核心内容摘要:上周五,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对私募产品的杠杆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监管层推动的资产管理行业“去杠杆、控风险”正在逐步落实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过去一年,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去杠杆”和“去泡沫”的过程中:2015年2月,证监会叫停券商伞形信托;2015年8月,证监会叫停新分级基金;2015年9月,CICC提高股指期货保证金比例;2015年11月,证监会叫停融资收益互换;上周五,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私募产品杠杆比例。
5、 资管 新规实施时间三年过渡期结束,资管新规2022年1月正式实施,证券行业积极应对新变化。根据新规,监管部门已经给了市场一个过渡期到2020年底,所以新规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实施。其实早在2017年11月,监管部门就发布了资管 新规,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月。吸收社会意见后,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其中资管 新规过渡期由2019年6月30日延长至2020年底,共延长18个月。
资管 新规中还提到,金融机构应当向有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整改计划,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的监管激励。在资管 新规公布之前,国内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预期收益型产品(保本型产品),其特点是,无论银行的投资结果是否盈利,购买产品时都会按照承诺的收益率支付给投资者。但在资管 新规的要求下,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有固定收益率,投资者自己承担部分风险,自负盈亏。
6、什么是 资管 新规资管新规泛指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通常以产品类型和一次为单位,目的是实施公平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
7、 资管 新规解读在吸收反馈意见后,监管部门对正式下发的资管-1/进行了部分修改,主要考虑财务稳定性和可执行性,如延长过渡期一年半至2020年底,但打破刚兑和净值化转换的大原则没有改变,标准化产品定义更多。资管 新规的总体思路是根据资管的产品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类似资管的业务做出一致的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上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人民银行负责资管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进行监管,对同类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消除套利空间。资管 新规 (1)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进行功能监管,对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相同的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2)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的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文章TAG:资管 新规 资管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