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谁的诗句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 《登泰山记》 原文: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释意: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谁的诗句

2,谁能解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出处

出处:清代·姚鼐《登泰山记 》意思是: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原文: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扩展资料:赏析: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谁能解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出处

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怎么翻译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翻译: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文章的基调积极、乐观、豪迈,是清代散文的佳作。《登泰山记》一文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这篇散文从语言描写、时间取材上都是别具一格,虽然描写的是众多文人都写过的泰山的景色,但此文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从冬季的角度看泰山,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来描写,让人感受到泰山的神秀壮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让人回味无穷。扩展资料作者简介:姚鼐(1731~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诗人,桐城人。人称惜抱先生,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其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文采,形象性强。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创作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怎么翻译


文章TAG: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天南  苍山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