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画蛇添足啥意思

比喻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啥意思

2,画蛇添足什麽意思

比喻多此一舉

画蛇添足什麽意思

3,画蛇添足的意思

画蛇添足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示例】: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 ◎《花月痕》第五一回 【近义词】: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画蛇添足的意思

4,画蛇添足的意思10字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你好!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5,请问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的具体释义是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释义画好蛇后,多事为它添上蛇足,结果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比喻多此一举,反将事情弄糟。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参考: 妄画蛇足, 为蛇画足, 画蛇着足, 为蛇添足近义: 多此一举, 弄巧成拙反义: 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典源说明据《战国策.齐策二》载,战国时,昭阳为楚国大将,当时昭阳已攻下魏国的八座城池,接着又计画讨伐齐国,于是齐王派陈轸前来游说昭阳,请他不要攻打齐国,陈轸就引用了「画蛇添足」的故事作比方来说明,故事的内容是说:在楚国有个专管庙堂祭祀的人,把一壶酒赏给办事的人们去喝。但是人多酒少,不够大家分喝,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想出在地上画蛇比赛的方式,谁先画好一条蛇,谁就可以喝那壶酒。比赛开始之后,其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就画好蛇,于是拿起酒准备要喝,看着别人还在慢慢的画着,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握着笔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且还得意地说:「我还能有时间给蛇画上脚呢!」蛇脚还没画好,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蛇,就把酒抢过去,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再给蛇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给喝了。那个替蛇画上脚的人,最后就失去了原本是属于他的那壶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画蛇添足」,用来比喻多此一举,反将事情弄糟。典源《战国策.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1>有祠者2>,赐其舍人3>卮酒4>。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5>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6>。』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7>无足,子安能8>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9>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虵(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注解: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祠者:祭祀神明的人。舍人: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此指门客一类。战国时一般王公贵族之家都有舍人。卮酒:一壶酒。卮,音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引:取。吾能为之足:我可以帮蛇画脚。为,音wèi。固:本来。安能:怎么能。亡:音wáng,失去。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多余不恰当的事,以致弄巧成拙。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译文为: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形容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6,古文画蛇添足的解释

译文: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二》。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此酒。扩展资料:赏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蛇本来没有脚却被人给它强行加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用农村的话说就是六指抓痒多一道。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张翼谏曰:“将军战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画蛇添足,汉语成语。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出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画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示例:老舍《四世同堂》:“这些,他觉得已经够对得起钱家的了,不能再画蛇添足的作些特别的事。”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被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添足  .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 。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将要。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原文]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 ——《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②舍人——指待从宾客,左右亲近的人。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能,哪能。 ⑦遂——就。 ⑧亡——失去。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会有剩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又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旧时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 (6)固:本来,原来。 (7)子:对人的尊称,您。 (8)遂:然后。 (9)亡:失掉,指未喝上。 (10)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1)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2)终:最终、最后。 (13)安能:怎能,哪能。 (14)引:拿起。 (15)且:准备。 (16)成:完成。 (17)余:剩下的。 (18)足:脚。

7,画蛇添足文言文解释

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出处  出自《战国策·齐二》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编辑本段成语寓意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画蛇添足"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添足 .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指左右亲近的人。 (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 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 。为蛇:画蛇。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 (7)蛇故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 (9)安能:怎能;哪能。 (10)为:给;替 (12)遂:于是;就。 (13)亡:失掉,指未喝上。 (14)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5)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6)终:最终、最后。 (17)安能:怎能,哪能。 (18)引:拿起。 (19)且:准备。 (20)成:完成。 (21)余:剩下的。 (22)足:脚。 (23) 为蛇:画蛇。 (24)亡:失掉。 (25)为:给。 (26)子:你;您。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朋友,我所有的答案都是转自百度百科,以后有什么问题自己上百度查吧。

文章TAG:画蛇添足  意思  是什么  什么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