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区时怎么算

东加西减

区时怎么算

2,怎样计算出时区跟区时

一般根据经度然后除以15就可以了

怎样计算出时区跟区时

3,地理区时怎么算啊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东西按每15°一个区,依次称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每相邻的两区时差是一小时,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分界线是日期变更线

地理区时怎么算啊

4,区时怎么算

全球分为24个时区. 经度没相隔15度,时间差1小时. 北京是东8区,东12区要比西12区早一天(就是快,比如我们29号,他们才28号) 计算方法: 一.所在经线度数/15度=整数....余数 1.若余数小于7.5,即为整数时区. 2.若余数大于7.5,即为(整数+1)时区. 二.已知时间+/-时区差=所求时间(东加西减) 时区分布: 西(东)12区→西1区→中时区→东1区→东(西)12区 说明:东西12区是一个时区,虽然在同一时区,但相差一天. 书上就讲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助你.

5,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

1、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2、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3、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1. 地方时 ①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②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同纬度偏东地点时刻早。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 ③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所求地在东,“±”号取“+”号,反之取“-”号) 2. 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理论上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每隔经度15o划为一个时区。 ②区时:各时区同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区时。时刻为东早西晚。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③计算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6,怎样计算时区

肯定要考虑日期变更线的问题 一般来说,从变更线东往西加一天,从西向东减一天 至于时区,东加西减 作题时,你可以先算时区再看变更线 最麻烦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题放入地图中做 当然,前提是要对世界地图熟悉 这样,你可以联系到我们生活实际来作题,把握性会比较大 做这种题,不在乎到底做过多少题,而在于到底弄懂了多少 1.向东是+,向西是- 2.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采用以区时为单位的标准时,并保持与格林尼治时间相差整小时数;但是,有些国家仍然采用其首都或重要商埠的地方时为该国的标准时间。这样,这些国家的标准时间与格林尼治时间的差数就不是整小时数,而有时、分之差。 3.西三区 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15度(经度)为0时区,然后各向东、向西,每30度为一个时区,向东为正时区(比如:北京 +8:00 为东8区),向西为负时区(比如:纽约 -5:00 为西五区),东西时区最后相会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180度)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o5到东经7.o5(经度间隔为15o)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o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时区界线原则上按照地理经线划分,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根据各国的行政区界或自然界线来确定,以方便使用。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以零经度线为界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它们是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7,如何求区时和地方时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非常可靠。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学生挣得3~4分,甚至更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也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时计算时。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1、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2、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3、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看书
开心一点,让自己喜欢上学习,然后提高学习的效率,循序渐进就可以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地方时=已知时+或-相差经度 乘 4(东加西减) 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老师是这么教我的
不用公式
我们可以看时间

文章TAG:区时  计算  怎么  区时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