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PA是什么
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绩点平均数),是用以表示学生成绩优劣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GPA采用百分制成绩之外的一种统计方式,将成绩用绩点来表示,绩点是一个由1.0至4.0的数值来表示的一种等级制度,成绩越好,绩点越高,反之绩点越低。
绩点计算方法不同于百分制成绩,它会考虑到“选修课”、“公共课”、“必修课”、“辅修课”等科目,因此,如果你想了解课程绩点计算方法,就必须先知道哪些科目应该被计算在内。
2. 课程绩点计算范围
从规定来看,所有的公共必修课程都应该被记入绩点计算。这通常包括:公共课、选修课、实践课、旁听课、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等。
学校规定的“通识课”、“公共必修课”、“方案课”都应该被计算在绩点范围内,而过程课程就需要在规定范围内才能计算绩点。
如果学生修读的专业课、普及课、实验课等不在规定范围内,则相应的绩点也不被计算在内。
3. 课程绩点计算公式
学生在一门课程中所获得的绩点,是该学生在该门课程中所获得的平时、期末、考试、实验等成绩所对应的绩点之和,再加以平均。具体的绩点计算公式如下:
绩点公式:GPA =Σ(绩点xf每科学分)/总学分
举例:小明修了四门课程,每门课的学分为3分,对应的绩点分别为3.0、4.0、2.0、2.7。那么,小明的GPA计算如下:
GPA=(3×3.0+3×4.0+3×2.0+3×2.7)/12=2.8
4. 如何提高绩点
提高绩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效率。如果想提高绩点,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1.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自己的学习效率。
2. 刻意选择一些已掌握的课程去学习,更改投入学习时间和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3. 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验等任务,不抄袭、不抄作业,同时认真对待好自己的学术诚信。
4. 参加课外活动与学科有关的比赛,尝试获取优秀成绩来提高绩点。
总的来说,计算绩点时需要考虑哪些科目的成绩,如何计算,以及如何提高绩点都是我们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问题。通过以上几点介绍,相信读者已经更全面地认识到了绩点这个概念,希望大家在学习道路上能够取得好成绩!
文章TAG:gpa算哪些课程成绩 计算绩点要考虑哪些科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