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谁知道关于雨微大风微大的4字成语

凉风习习,淅淅漓漓,

谁知道关于雨微大风微大的4字成语

2,大瘪是什么意思

大瘪.一般多为大瘪脸。形容人脸部十分大且瘪。

大瘪是什么意思

3,大仿是什么

大仿本用于写毛笔字,每一页都有差不多4公分见方的米字格。

大仿是什么

4,武汉大学微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怎么样学院在哪

武汉大学微电子与信息工程属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学院位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具体地址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八一路299号)。现设有通信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空间物理系、光电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5个系。
武汉大学微电子专业设在物院下面,前身是半导体物理(?????????)

5,大料是指什么调料

八角,又名“茴香”、“大茴香”,北方人把它叫做“大料”。八角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常绿乔木,果实形状奇特,呈齿轮形,每只由七至九个果荚组成,多数为八个,所以俗称“八角”。八角,果实香气很浓,可调味,可提制香料、茴油,在药用上可制阴性荷尔蒙已烷雌酚。同时八角的功效:具有开胃、下气、散寒、驱虫、消滞振食、驱风、兴奋神经、催乳等的功效。据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载,八角对大小便闭,腰重刺胀,小腹气坠,膀胱疝痛等均有疗效。八角香精,广泛用于配制香皂、化妆品、牙膏、甜香酒、糖果等。

6,有人知道中药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吗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 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中医临床认为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正如《本草便读》所载:“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新修本草》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 大小蓟中药饮片的区别要点是:大蓟草茎粗,髓部疏松,叶缘具刺硬而长,冠毛玉白色,有光泽;而小蓟草茎细髓部小,叶缘刺短而软,冠毛白色无光泽。 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区别,不应混用。
大蓟 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华北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华东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寒凉而入血分,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如《不居集》治九窍出血,常与小蓟相须为用;《本草汇言》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皆用鲜大蓟根或叶捣汁服;若治外伤出血,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2.热毒痈肿。本品既能凉血解毒,又能散瘀消肿,无论内外痈肿都可运用,单味内服或外敷均可,以鲜品为佳。如《日华子本草》以大蓟叶生研调服治肠痈;《闽东本草》以鲜大蓟煎汤内服治肺痈;若外用治疮痈肿毒,多与盐共研,或鲜品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鉴别用药】大、小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故大小蓟常混称。至《证类本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才逐渐将其区别开来。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 3.《本草新编》:“大蓟,破血止血甚奇,消肿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于初起之血症大获奇功,而不能治久伤之血症也。盖性过于凉,非胃所善,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和甾体类、挥发油类,长链炔醇类和黄酮苷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大蓟水煎剂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其水浸剂、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血压作用,乙醇浸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大、小蓟各30g,清水洗净,放碗中捣烂,挤出液汁,慢火炖开加糖服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中医杂志,1965,12:16);用大蓟100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若每剂加瘦肉30~60g,或猪肺30g同煎更好。连服3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肺结核26例,结果:痊愈4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11:489);用鲜大蓟根,洗净切细,捣烂取汁与食用菜油按比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治疗Ⅰ、Ⅱ烧烫伤患者182例,均在10~30天内痊愈(中医杂志,1988,3:13);另有以本品为主,内服或外用治疗高血压病、乳腺炎以及肌内注射所引起的硬结等。 小蓟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 MB.或刻叶刺儿菜Cephanoplos setosum(Willd.) Kitarn.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季花期采集。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食疗本草》以本品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2.热毒痈肿。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普济方》)。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小蓟根凉,无毒,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 2.《本草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3.《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种种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子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
气味归经药理几乎一样,大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善于清热;小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善于止血。

7,什么是槲寄生

  槲寄生  Herba Visici  Colored Mistletoe Herb  更多的翻译是:mistletoe  别名 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寄生子。  来源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l的带叶茎枝。  辞海上的注释是,依靠另一种生物而生存的生物或从另一种生物的活细胞和组织中摄取养份为生。离开了它寄主它将枯萎成金黄色。  植物形态 常绿半寄生小灌木,高30~60cm。茎枝圆柱形,黄绿色或绿色,节明显,节上2~3叉状分枝。单叶对生,生于枝端,无柄,近肉质,有光泽,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性异株,生于枝端或分叉处;雄花花被4裂,雄蕊4,无花丝,花药多室;雌花1~3朵生于粗短的总花梗上,花被钟状、4裂,子房下位。浆果球形,半透明,熟时橙红色,富有粘液质。花期4~5月,果期9月。  寄生于榆树、桦树、枫杨、梨树、麻栎等树上。主产东北、华北地区。  采制 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  性状 茎枝呈圆柱状,直径3~8mm,节部稍膨大,粗至1.5cm,有紫黑色环纹;表面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叶片质厚,金黄色至黄棕色,多横皱纹。茎质地坚硬,横断面淡黄色,皮部较疏松,形成层环明显,射线类白色,髓小。  化学成分 茎叶含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β-amyrin)、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及黄酮类化合物;叶还含黄槲寄生甙A、B及羽扁豆醇(Iupeol)。  性味 性平,味甘、苦。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寓意:  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丰饶。在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  槲寄生,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它四季常青,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白色或红色的浆果,饮用它的果汁可以预防不孕症。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来制作黏鸟胶,鸟儿就这样落入人们手中,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槲寄生在西方被称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欧神话中却成为死亡的象征:奥丁和爱神弗丽佳的儿子——和平之神伯德,就是被邪恶之神洛基以槲寄生制成的飞镖射死的。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这个神话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西方人认为,这是两性结合、多子多孙的预兆。这也与古代凯尔特人的风俗一致。他们相信,红色的槲寄生果实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征;白色的果实则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们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亲。  根据传统,被人们视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来助孕、避雷;挂在房内能抵挡厄运和巫术,挂在门口则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视为“万灵药”,非洲的一些部落会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将槲寄生放在门槛上以防止做恶梦。圣诞节来临时,英国人都会悬挂槲寄生的枝条,还将它放在枕头下占卜梦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为寻找黄金矿脉的探测棒。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相邻的边境地区,一直流传着槲寄生能使人隐形的说法。  槲寄生是12月24日出生者的幸运植物,它的长青代表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再生能力。因此,据说受到它祝福的人将拥有超强的意志力、坚定的人生目标,可以抵御任何诱惑,面对困难不会轻言放弃;但有的人会因此而自满,这将会成为失败的导火索。  【英文名】 HERBA VISCI  【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  【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制法】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30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表面黄绿色,有细皱纹,主脉5 出,中间3 条明显。革质。浆果球形,皱缩。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  (1)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黄绿色角质层,厚19~80μm 。皮层较宽广,纤维数十个成束,微木化;老茎石细胞甚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韧皮部较窄,老茎散有石细胞;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射线散有纤维束;导管周围纤维甚多,并有少数异形细胞。髓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  本品茎的粉末淡黄色。表皮碎片黄绿色,细胞类方形,可见气孔。纤维成束,直径10~34μm,壁较厚,略成波状,微木化。异形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厚,微木化,胞腔大。草酸钙簇晶直径17~45μm ;方晶较少,直径8~30μm。石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42~102μm。  (2) 取本品1~2g,切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寄生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溶解,使成每 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及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8:2:0.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 第一法)〕,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乙醇溶液(1→10)3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盐酸乙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氯仿提取5次(20ml、20ml、20ml、15ml、15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氯仿5ml使溶解,加到氧化铝小柱(内径0.9cm,中性氧化铝5g,100~200目)上,用氯仿-甲醇(80:1)30ml冲洗,弃去洗液,再用氯仿-甲醇(20: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和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晾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宗教】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圣诞节期间,站在槲寄生下的人不能拒绝亲吻;互为敌人的人在槲寄生下相遇要互相拥抱并停战一天。传说圣诞节那天站在槲寄生下的女孩可以得到幸福  性能:茎枝呈圆柱状,直径3~8mm,节部稍膨大,粗至1.5cm,有紫黑色环纹;表面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叶片质厚,金黄色至黄棕色,多横皱纹。茎质地坚硬,横断面淡黄色,皮部较疏松,形成层环明显,射线类白色,髓小。

文章TAG:谁知道  知道  关于  于雨  大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