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理化性质是什么

理化性质就是指的物质或者某个物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一般指的是他的密度,它的重量或者他的状态,而化学性质就是指的他的化学成分。

{0}

2,理化性质是什么意思 关于理化性质的意思介绍

理化性质是什么意思 1. 理化性质是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沸点、室温状态、颜色,化学性质包括pH值、与酸反应、与碱反应、与金属反应等。理化性质是衡量化学物质特性的指标。 2.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容易熔化、凝固、升华、挥发,以及一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都可以用仪器测量出来。还有一些性质,如溶解度、密度等,都是根据实验室获得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实验前后,物质没有变化。这些属性属于物理属性。 3.如水的蒸发;蜡烛很软,不溶于水,蜡一般是白色的;断纸等。不发生化学变化而能显示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化学变化所显示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1}

3,理化性质是什么

内环境理化性质: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别于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目前,稳态的概念扩展到其他的生命现象。泛指凡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使某个生理过程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如体温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以pH值为例作一说明: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但是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如:H2CO3与NaHCO3,NaH2PO4与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加的CO2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pH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之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也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


文章TAG:理化  性质  是什么  什么  理化性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