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数学公式查询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半径的平方*3.14*高*1/3
底面积×高×三分之一

数学公式查询

2,数学公式全部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公式:1、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公式S=ab。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3、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公式C=(a+b)×2。4、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公式C=4a。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h。6、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公式S=a×h÷2。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V=πr2。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1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13、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14、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15、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16、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17、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18、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19、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20、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21、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数学公式全部有哪些

3,数学公式有哪些

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   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   若公差d=1时:Sn=(a1+an)n/2   若m+n=p+q则:存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上n均正整数 文字翻译   第n项值an=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和Sn=首项+末项×项数(项数-1)公差/2   公差d=(an-a1)÷(n-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数列奇数项时前n项和=间项×项数   数列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和除2   等差项公式2an+1=an+an+2其{an}等差数列 表示: 和 Sn 首相 a1 末项 an 公差 d 项数 n
a+b=b+a
a(b+c)=ab+ac
a+b=?
什么阶段的

数学公式有哪些

4,有哪些数学的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几何体计算公式)1. 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公式:C=(a+b)×2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公式:C=4a3.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公式:S=ab4.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公式:S=a*a5. 三角形的面积= 底× 高÷2公式:S=ah÷26.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公式:S=ah7.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 高÷2公式:S= (a +b )h÷28. 圆的直径= 半径×2公式:d=2r9. 圆的半径= 直径÷2公式:r= d÷210. 圆的周长= 圆周率× 直径= 圆周率× 半径×2公式:c=πd =2πr11. 圆的面积= 圆周率× 半径× 半径公式:S=πr212. 长方体的体积=长 × 宽× 高公式:V=abh1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 高公式:V=S底面积h14.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 棱长× 棱长公式:V=a 315.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的周长× 高公式:S=C底h=πdh =2πrh16.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的周长× 高+ 两侧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17.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高公式:V=Sh18.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 高公式:V= ?Sh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单位换算表)1. 长度单位换算1 公里=1 千米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2. 面积单位换算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3. 体(容)积单位换算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立方厘米=1000 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4. 重量单位换算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1 公斤5. 人民币单位换算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6. 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大月(31 天) 有: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 的有:4\6\9\11 月平年2 月28 天,闰年2 月29 天平年全年365 天,闰年全年366 天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

5,高中数学公式全集

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 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⑴ A∩(B∪C)=(A∩B)∪(A∩C) ⑵ 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⑴n元集合的子集数:2n 真子集数:2n-1;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 , 和 (顶点式)。 2、 幂函数 ,当n为正奇数,m为正偶数,m0,=0,<0,等价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 ②考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距离大于半径、等于半径、小于半径,等价于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 15、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是: 16、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 若点 是抛物线 上一点,则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是: ,过该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的长是: 。 17、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和 。 18、椭圆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离心率是 ,通径的长是 。其中 。 19、若点 是椭圆 上一点, 是其左、右焦点,则点P的焦半径的长是 和 。 20、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和

6,公式的名词解释

  公式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公式来造句?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公式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   公式的意思   公式,在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在数理逻辑中,公式是表达命题的形式语法对象,除了这个命题可能依赖于这个公式的自由变量的值之外。公式精确定义依赖于涉及到的特定的形式逻辑,但有如下一个非常典型的定义(特定于一阶逻辑):公式是相对于特定语言而定义的;就是说,一组常量符号、函数符号和关系符号,这里的每个函数和关系符号都带有一个元数(arity)来指示它所接受的参数的数目。   1.谓通用格式。《元典章·诏令一·世祖皇帝》:“自今以后,凡有壐书颁降并用蒙古新字,仍以其国字副之,所有公式文书咸遵其旧。”   2.在自然科学中,指用数学符号表示各个量之间的一定关系(如定律或定理)的式子。   3.指能普遍应用于同类事物的方式方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2]   4、学术解释。表示数量关系的等式叫公式。   ⑴他们都是含有字母代数式的等式:   ⑵所含字母都表示确切的量   公式造句欣赏   1、我们要灵活运用公式,不能生搬硬套。   2、这些公式、定理装满了他的脑海。   3、对于数学公式的运用,我们一定要灵活,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4、这些数学公式他掌握的很好,所以做题能运用自如。   5、他生搬硬套地用公式去解题。   公式造句精选   1.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   2. 分享是一道简单的公式,只要你解开了,便得到了成攻的喜悦。   3. 区分质数的原理很简单,但是没人能总结出简单的公式来判断一个非常大的数是否为质数,或推算出它之后的下一个质数是多少。我觉得质数就像生命。它们非常有逻辑,但即使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你也无法找出其中的规律。   4. 我跟你们说,公式背不出来阿,最简单了,请个民工很便宜的,块钱一个钟头,背不出来就让他拿个棍子站你后面,人家很开心的阿,有钱拿还能打人!   6. 她就像是一个数学公式,总是存在那里,但不能反驳。   7. 对于数学公式的运用,我们一定要灵活,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8. 大量的细小物质的运动体现的却是大千世界的运动,我们研究物质,归纳总结,将物质的内在规律用文字,公式,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对世界的理解,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无规律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而已。   9. 甲:方才看一数学题,出法极是诡异,想着若是这题让你做,定可增加公式熟练度,对你的数学必是极好。乙:说人话!甲:这题不会做。   10. 分解因式若不先记公式,就一味去作习题,岂非本末倒置!   11. 公式化的流程明明可以删繁就简,何必狠狠掘出。   12. 这些数学公式他掌握的很好,所以做题能运用自如。   13. 他生搬硬套地用公式去解题。   14. 世界上不存在将一切解释清楚的可能性。也没有哪一种数学公式可以计算清人与人的一次相遇要积累多少幸运。   15. 学习数学,不能只记公式或不求甚解,我们应该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多练习,多琢磨,才能透彻掌握。   16.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中国历史学家向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有的是极端唯心论的;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硬要往教条主义的公式上面套去,但是不能自圆其说。   17. 他和他的朋友柯伦常常一起去博物馆,更喜欢到亚厉山大里亚图书馆去,他们如饥似渴地读着借来的书,把书中的知识,特别的那些数学书上的定理和公式,刻苦地一点一点地牢记在头脑里。   18. 像我这样对凯利公式进行一番研究,就可以显而易见,要获得最优投资组合回报,投资者必须心甘情愿地承受大量的波动。   19. 销售代表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决不需要微积分那样的公式和理论,需要的是今天的新闻呀天气呀等话题。因此,切忌试图用单纯的道理去让顾客动心。客户的需求是变化的!   20. 我不想做一个被别人证明过无数次的公式,一切都那么程序化,那么平淡无味。   21. 成功的公式包含汗水,信心,坚持,毅力,技巧,雄心还有真知灼见。   22.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偶然得来的,年轻时总希望有人为我们指点迷津,出谋划策,授予我们立竿见影的方法.但生活的真相却很诙谐,他没有固定的公式,更多时候,是那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23. 和您相爱时为什么会和别人睡,答案很简单:要么不够爱你,要么他禁不起诱惑。不管是哪一条,都是计算你未来的公式就算你可以擦干眼泪继续陪他睡,他以后还是会巧立名目地溜上别人的床。   24. 牛顿死了,丢下一堆公式。屈原死了,留下三天假。还是中国人对中国人好啊!   25. 此外,本文公式可以推广到其他多个不同量纲测量值的数据融合问题.   26. 提出了估算类似条件下的脉动压力强度的经验公式。   27. 另一个观众感兴趣的主题是中国官方家庭收入数据背后的数学公式。   28. 结合电缆落井特征和实际打捞经验,给出了确定电缆落井后电缆头在井下位置及打捞工具下深的计算公式,并列举了部分井采用该方法打捞的情况。   29. 推导了用最小平均误差法获得最佳配齿及误差的计算公式。   30. 本文讨论场相关定理用于计算反射面天线效率的两种不同公式。

7,数学计算常用公式

平面面积公式 正方形: S=a^2 (a为边长) S=1/2×K^2 (K为对角线) 长方形: S=a×b (a为长,b为宽) 梯形: S=1/2h(a+b) (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 平行四边形: S=a×h (a为底,h为高) 菱形: S=a×h (a为底,h为高) S=1/2×K×P (K、P为对角线) 圆形: S=π×R^2 (R为半径) 扇形: S=π×R^2×Y/360 (R为半径,Y为扇形度数) 三角形: S=1/2×ah (a为底,h为高) 周长公式 正方形: C=4a 长方形: C=2(a+b) 圆形: C=πd 体积公式: 正方体: V=a^3 长方体: V=abh 球体: V=πR^3 圆柱: V=πR^2h 圆锥: V=1/3πR^2h 其它: 勾股定理:a^2+b^2=c^2 一次函数:y=kx+b 正比例函数:y=kx
y =kx+b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8,数学公式大全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参考资料:这是小学到初中的,不知道你现在上级年级阿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A%FD%D1%A7%B9%AB%CA%BD%B4%F3%C8%AB&ct=17&pn=0&tn=ikaslist&rn=10
1+2+3............+100= 〔100×(1+100)〕÷2

9,数学公式有哪些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

文章TAG:公式  数学  数学公式  查询  公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