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历史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最辉煌的时期,涌现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朝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十分鼎盛的时期,最著名的是任由(苏轼),(辛弃疾),以上五位诗人(白居易)和(苏轼)担任过杭州的地方官,(李白)曾居住杭州.

关于历史

2,介绍中国五千年历史

你好,中国五千年历史可以浓缩成朝代名称粗略说一下。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辽金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书太多了,最早的史书有书经、春秋《春秋三传》、国语、等,司马迁史记、占国册、汉书等。要简单介绍历史的就中华五千年

介绍中国五千年历史

3,急求关于古代的历史的这些作文事例急急

关羽自始至终都有些自傲,并不是因为一点错误而失败!~ 别用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经典的因为一点错误而造成重大失误的。 而因一点细节成功的,也可以举诸葛亮,个人认为诸葛亮是万能材料。 比如说:让关羽去守华容道,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把关羽对曹操的感情算在内,这绝对是细节!!

急求关于古代的历史的这些作文事例急急

4,中国的历史有哪些

上下五千年!
古.进,现
古代史(封建社会)和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史(社会主义)
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说来话长
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5,关于历史的论据可以是如何看待历史也可以是以史为鉴等等要

历史是历史家和事实之间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卡尔 历史并不会重复,但它会押韵。——马克.吐温 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克罗齐 所有的历史都是主观的。换言之,历史根本不存在;我们拥有的只是传记罢了。——爱默生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灵乌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历史就是一整套的谎言互相圆谎。——拿破仑 历史所能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历史不能给我们任何教训。 ——黑格尔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唐太宗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留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塞万提斯《唐吉珂德》 写历史,乃是脱却过去的一种方法。 ——歌德 历史和小说不同,它的信条并不在于走向理想的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连横《台湾通史》序

6,有关于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故事吗

唐:李白求师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泉”。  戎林搜集整理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  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7,关于历史的幽默小故事3分钟内

幽默故事 历史典故 隋朝时,有一个人内心特别敏慧,但却有个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国公杨素每逢闲闷时,便把他召来畅谈取乐。 有一年腊月,杨素与这人在府中闲坐。杨素戏问道:“有这么一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里面,您可有什么办法出来?”这人低头想了好长时间,忽然抬起头来问道:“坑……坑里有……有梯子吗?”杨素说:“当然无梯啦,若有梯子,还用问您吗?”这人又低头想了好长时间,问道:“白……白……白……白天?还是夜……夜……夜……夜……夜里?”杨素不耐烦地说:“管什么白天黑夜?我问您可有法子出来?”这人反问道:“若不是在……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为何掉入……入坑里?”杨素听了,大笑不止。 杨素又问他:“假如我突然命您做一军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过千人,粮食也仅够吃几天,城外有数万敌军包围。您作为城中主帅,可有什么守城之计?”这人低头良久,问道:“有……有援……援兵吗?”杨素答道:“正因为没有援兵,所以才问您呢?”这人又沉吟很久,抬头对杨素说:“诚……诚如君言,失败难免。”杨素又大笑不止。 接着,杨素又问道:“看来您多智多能,我提的问题没有能难住您的。现在再问您一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脚,您说应该怎么医治呢?”这人应声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雪……涂……涂即……即治。”杨素问:“五月哪里能有雪?”这人笑着反问道:“既然五月没……没有雪……雪,那么……么腊月何处有蛇咬?”杨素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把这人打发走了。贺知章乞名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知章说:知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不知诗为何物艾子喜欢作诗。一天,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夜间,他听到邻屋里有话:“一首。”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无,一夜无眠。躺到拂晓,共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人,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又爱那人文思敏捷,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的人来,身材瘦弱,一脸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凭这副尊容,哪像个诗人?也许,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我看一下。”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始终拒绝拿出诗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不诗吗?” 那人听了,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泻一次,夜里找不到手纸,于是就用手揩。一夜腹泻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说的手,不是诗篇之首。”艾子听了,羞惭不已。--------------------------------------------------------------------------------苏轼难荆公 宋代大文豪苏轼,号东坡。他经常和王荆公(安石)在一齐研究字义。有一次,东坡指“坡”字请教王荆公字义。王安石解释道:“坡者乃土之皮。”东坡听了,不以为然,反问道:“照这样说来,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喽?”王安石闻之,半天无语。 --------------------------------------------------------------------------------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东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时,经常与诗僧佛印参禅、唱和,二人最是友善。东坡喜欢烧猪。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时,常常做好烧猪等待东坡来吃。 一天,苏东坡又来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烧猪却被别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苏东坡了一首游戏诗,安慰佛印: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为甚酥 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苏东坡边吃边问:“这种油果叫什么名字?”主人回答说还没有取名字呢。东坡又问:“为甚?”(为什么这么酥脆)座中众客皆曰:“您说的为甚酥 三字就可以作为它的名字了。” 还有,潘长官因知苏东坡不能饮酒,东坡每次来赴宴时,就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些度数低的甜酒。苏东坡饮之笑着打趣道:“这酒一定是错煮水了。” 一天,苏东坡忽然心血来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诗向何秀才索求之: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煮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都是药名 苏东坡和姜至之参加朋友的宴会,二人同坐一席。席间,姜至之先说了个酒令:“在座的诸位各要打一个药名。”于是指着东坡说:“你就是个药名。”东坡莫名其妙,连忙请教。姜至之说:“子苏子。”东坡随口对他说:“你也是个药名,如果不是半夏,那一定是厚朴了。”姜至之一时不解,反问东坡有何说法。东坡笑着告诉他:“不是半夏、厚朴,为姜制(至)之呢?” --------------------------------------------------------------------------------文字游戏 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前去荆公处祝贺,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竹鞭马为笃。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么可笑的?”荆公笑而不答,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 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娘,恰好是九个。” 王荆公听了,欣然点头应允。时间长了,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三分诗,七分读 秦少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祥正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免税 苏东坡被朝廷贬谪黄州时,监管黄州的贸易税收工作。有一个书生给东坡写了一封信,请求减免他家的税收。信中说: “我的船上没有什么货物,因此无法纳税。一切听凭大人您的指挥,请求您让我到荆南府取回亡父的灵柩吧。” 众官员看了,笑得前仰后合。 --------------------------------------------------------------------------------好了你 苏东坡生性豪爽率直,内心最存不住事,他曾说:“比如食中有蝇子,必欲吐之而后快。”晁美叔(晁端彦字)每次往见东坡,东坡都说这样的话。 有一次,东坡对美叔说:“我被昭陵选拔在贤科,当时的文魁俊彦,往往相结为知己。在便殿召群臣策对,我每每直陈时事,都蒙皇上赞许采纳。不久,我便屡屡呈上章疏议词虽然很剀切直率,皇上也从不怨怒。假使不是我给朝廷提建议,又有谁能提中肯的建呢?我现在所担心之事,只不过害怕朝廷杀我罢了。”美叔闻之,默然无语。 东坡长叹良久,又说:“朝廷如果真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又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有一件杀我以后,反倒好了你。” 二人遂相对大笑而起。 --------------------------------------------------------------------------------士 诗人石曼卿(石延年字)性嗜酒,有李谪仙(太白)之奇才。曼卿举止放荡,善为谈谐幽之语。 有一次,石曼卿乘马游览报宁寺,牵马人一时失控,马惊走,曼卿不慎坠马落地。侍从人连忙把他搀起来扶上马鞍。行人见此,都聚拢来围观,都以为他一定会大发雷霆,把这个马人痛骂一阵。不料,石曼卿却慢悠悠地扬起马鞭,半开玩笑地对牵马人说: “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的话,岂不早被摔碎啦?” --------------------------------------------------------------------------------换羊书 黄庭坚开玩笑地对苏轼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戏称为换鹅字;今人韩宗儒为人贪得无厌,每得到您的一幅字,便到殿帅姚麟那里换取十斤肉。如此来说,可以称您的书法为换羊书了。” 一天,苏轼在翰林院撰述正忙,这时韩宗儒派人送来一封信,目的是想让苏轼回信,以便拿他的字换肉。来人站在门庭下,督催甚急。苏轼笑着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上司,今天就断了他的肉食吧。” --------------------------------------------------------------------------------老婆子涂面 晋人王濛清约自守,家中每有来客,必是清茶相待,时人戏称为“今日有水灾”。 苏东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主人热情好客,一遍遍地劝茶,东坡不胜受窘,笑对主人说:“正所谓老婆子涂面。”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先做了贼再做官 闽地有一个大海盗,名叫郑广,后来归降了朝廷,朝廷授给他一个官职。 有一次,郑广和同僚们在一块吟酒赋诗,众人吟诗罢,都力劝郑广作诗一首。郑广被逼无奈,只得胡乱吟道: “不问文官与武官,总一般。列位是做了官再做贼,郑广我却是做了贼再做官。” 众人听了,无不捧腹大笑。 --------------------------------------------------------------------------------延年术 蒲传正任杭州太守时,一天,有个方术之士前来拜谒。这方士大约九十多岁,然而面容却像婴儿一样鲜嫩。蒲传正愉快地招待他,二人谈得甚是投机。传正便向他请求延年长寿术。方士回答说:“我的长寿术极为简便易行,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禁忌的,只有一件须牢记,必须禁绝性欲。” 传正听了,俯首沉思良久,感叹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寿逾千岁又有什么益处呢?” --------------------------------------------------------------------------------忌说“落”字 唐代的柳冕秀才,生性最是多忌讳。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举子们跟他说话,有不注意而说“落”字的,便忿然而怒,出语不逊。如果是仆人误犯“落”字,他便用棒痛打。因此,仆人对他说话时,常常把“安乐”说成“安康”。 这一天,他忽听人说榜书贴出来了,连忙派仆人前去观看。不一会儿,仆人就跑回来,柳冕慌忙迎上前去问道:“榜上有我的名字吗?”仆人唉声叹气地答:“秀才康了。” --------------------------------------------------------------------------------脔婿 宋朝时,人们把科举榜下选择的女婿,称为“脔婿”。“脔婿”一语大概出自东晋文人袁山松,但这一说法实在没有道理。就中榜的科举士子来说,他们中间也有本不情愿做别人的乘龙快婿的,只是迫于权贵豪门的威逼强诱而不得不屈从。 有一位新科少年,相貌俊美,风度潇洒,被一个极有势力的权贵所欣慕,欲择为已婿。权贵使命十几个仆人将新科少年簇拥到自己府中。一路上,少年欣然而行,全无趋避推辞意。到了权贵家门口,前来观看的人们几乎围成人墙,里三层外三层的,好不热闹。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位穿金紫衣服的官员来,见了新科少年,满脸堆笑地说:“老夫只有一个女儿,容貌也不错,愿与君结为秦晋之好,不知尊意若何?” 少年连忙鞠躬拜谢道:“我乃寒微之士,得以托迹高门,实乃三生有幸。只是小生已是,我回家后与妻子商量一下,再来答复如何?”众人闻之,大笑而散。 zhuan
幽默故事 历史典故 隋朝时,有一个人内心特别敏慧,但却有个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国公杨素每逢闲闷时,便把他召来畅谈取乐。 有一年腊月,杨素与这人在府中闲坐。杨素戏问道:“有这么一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里面,您可有什么办法出来?”这人低头想了好长时间,忽然抬起头来问道:“坑……坑里有……有梯子吗?”杨素说:“当然无梯啦,若有梯子,还用问您吗?”这人又低头想了好长时间,问道:“白……白……白……白天?还是夜……夜……夜……夜……夜里?”杨素不耐烦地说:“管什么白天黑夜?我问您可有法子出来?”这人反问道:“若不是在……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为何掉入……入坑里?”杨素听了,大笑不止。 杨素又问他:“假如我突然命您做一军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过千人,粮食也仅够吃几天,城外有数万敌军包围。您作为城中主帅,可有什么守城之计?”这人低头良久,问道:“有……有援……援兵吗?”杨素答道:“正因为没有援兵,所以才问您呢?”这人又沉吟很久,抬头对杨素说:“诚……诚如君言,失败难免。”杨素又大笑不止。 接着,杨素又问道:“看来您多智多能,我提的问题没有能难住您的。现在再问您一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脚,您说应该怎么医治呢?”这人应声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雪……涂……涂即……即治。”杨素问:“五月哪里能有雪?”这人笑着反问道:“既然五月没……没有雪……雪,那么……么腊月何处有蛇咬?”杨素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把这人打发走了。贺知章乞名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知章说:知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不知诗为何物艾子喜欢作诗。一天,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夜间,他听到邻屋里有话:“一首。”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无,一夜无眠。躺到拂晓,共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人,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又爱那人文思敏捷,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的人来,身材瘦弱,一脸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凭这副尊容,哪像个诗人?也许,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我看一下。”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始终拒绝拿出诗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不诗吗?” 那人听了,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泻一次,夜里找不到手纸,于是就用手揩。一夜腹泻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说的手,不是诗篇之首。”艾子听了,羞惭不已。--------------------------------------------------------------------------------苏轼难荆公 宋代大文豪苏轼,号东坡。他经常和王荆公(安石)在一齐研究字义。有一次,东坡指“坡”字请教王荆公字义。王安石解释道:“坡者乃土之皮。”东坡听了,不以为然,反问道:“照这样说来,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喽?”王安石闻之,半天无语。 --------------------------------------------------------------------------------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东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时,经常与诗僧佛印参禅、唱和,二人最是友善。东坡喜欢烧猪。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时,常常做好烧猪等待东坡来吃。 一天,苏东坡又来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烧猪却被别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苏东坡了一首游戏诗,安慰佛印: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为甚酥 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苏东坡边吃边问:“这种油果叫什么名字?”主人回答说还没有取名字呢。东坡又问:“为甚?”(为什么这么酥脆)座中众客皆曰:“您说的为甚酥 三字就可以作为它的名字了。” 还有,潘长官因知苏东坡不能饮酒,东坡每次来赴宴时,就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些度数低的甜酒。苏东坡饮之笑着打趣道:“这酒一定是错煮水了。” 一天,苏东坡忽然心血来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诗向何秀才索求之: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煮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都是药名 苏东坡和姜至之参加朋友的宴会,二人同坐一席。席间,姜至之先说了个酒令:“在座的诸位各要打一个药名。”于是指着东坡说:“你就是个药名。
秀才教子 从前有个秀才的儿子很笨,但那秀才很爱要面子,也很没钱。有一次秀才的亲戚要来他家拜访。于是秀才就教他的儿子说道:“客人来了,你说话要有规矩,要显得有学问,如果客人问起家门前的树就说年成不好卖了。如果客人问起家后面的假山就说兵荒马乱早埋土里了。要是人家去看我们家的粮仓就说这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要是客人问起墙上的秀才证就说这有什么我们家每代都要出一个。于是他叫儿子用3天的时间把这些问题背熟,结果客人来了,秀才为了表现自己的儿子便让儿子独自招待客人,自己就躲起来了。客人问到你爸爸呢?儿子按顺序回答道“年成不好,卖了”客人很吃惊。又问道,你妈呢?“兵荒马乱,早埋土里了。”客人见他净说一些不着边的话,便指着牛粪说道“块头不小,可惜是牛粪。”儿子忙说这些都是爹妈辛辛苦苦挣来的。客人实在受不了了问道,你到底是秀才的儿子吗,怎么这么笨。秀才的儿子有急忙说道,这有什么我们家每代都要出一个。
秦始皇
http://www.storychina.cn/main2.asp?id=18222&tablename=sitesearch刚刚好吧?

文章TAG:关于  于历史  历史  关于历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