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小班数学教案 区分最大的和最小的

目标: 1、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景,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同一物体中的“最大”和“最小”,并试着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2、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准备: 碗、小勺、自制手套(各色)、熊爸爸的一家过程: 一、游戏“去小熊家做客”,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1、认识熊爸爸的一家,说说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 2、游戏“我是熊爸爸,我是最大的。”、“我是熊宝宝,我是最小的。” 二、游戏“给熊爸爸一家送碗”,在游戏中学习运用“最大”和“最小”进行操作。 1、出示三只碗,说说哪只是最大的?哪只是最小的?并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老师示范,引导幼儿边送边学说“最大的碗送给熊爸爸”、“最小的碗送给熊宝宝”。 游戏:“送碗”,提醒幼儿会边送边说一句话。 2、集体验证,帮助幼儿巩固对“最大”和“最小”的认识。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 区分最大的和最小的

2,幼儿园大班数学小动物在捉迷藏的教案怎么写

设计背景  小动物们啊很可爱,但是小朋友们对他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我们可爱的小动物们到底有些什么可爱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找找情境游戏中,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在和小动物一起玩捉迷藏游戏中,进一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画有动物身体的拼图若干、许多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找找说说,森林里的动物朋友  活动导入:去森林里找小动物  森林里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他们躲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吧1  二、拼拼玩玩,动物的花花衣  1、森林里的小动物还会躲在哪里呢?我们再去找找看吧!看看找到了什么?吹开树叶,找出动物拼图。  2、拼图游戏  提问:这三个动物朋友身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的?那花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三、找找黑夜里的小动物  1、我们小朋友真厉害,在树叶里找到了6个小动物,这次呀,小动物们躲的本领更大了,看看你还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2、幼儿运用宝贝卡,以填补的方式,将小动物呈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操作规程过程中有的孩子找到了小动物,这时发现成功孩子非常感兴趣,因为孩子很奇怪怎么才能找到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呢?活动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去搞更多的小发明、小创造。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动物在捉迷藏的教案怎么写

3,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2和3教案怎么写

设计意图:我设计这节 活动课主要 帮助幼儿 理解相邻数的等差关系,运用贴绒核桃,花生,枣吸引幼儿注意力,直观,形象,利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转换,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数字概念。 目标 :认识“2和3”的相邻数,理解它们和相邻数的等差关系。 重点:认识2和3 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它们和相邻数的等差关系。 教学准备:幼儿每人一张格子卡片;豆子6粒;1~3数字卡片;《学期班幼儿读物。数学》;贴绒核桃,花生,枣等;贴绒数字1~4. 形式:全班集体进行。 过程: 一。两个相邻数比较。 1. 出示贴绒核桃2个,再出示2 颗花生与核桃对应排列。请幼儿数数,核桃,花生各是几颗?是不是一样多? 2.在花生后面添一颗花生,再比较花生和核桃哪个多?哪个少? 3.在第一排下面,对应贴4个红枣图片。比较:4个红枣比3颗花生多几个?3颗花生比4个红枣少几个? 二。三个连续数比较。 在3种干果图片的下面贴相应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想想,比3 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3的前面还是后面?比3多1的数是几?应排在3的前面还是后面?引导幼儿懂得三个连续数比较时,要从中间的一个数开始,先和比它小的数比,再和比它大的数比,比这个数少1和多1的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好朋友,也就是这个数的两个相邻数。 三。将6粒豆子摆在格子里,要求中间格摆两粒豆子,想一想其它两个格子各应放几粒豆子,为什么? 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3粒。 说说2的相邻数是几和几?3的相邻数呢? 四。小结本节内容。这节课我们认识了2和3的相邻数,并掌握了找相邻数的方法。即:从中间数开始,减去1是前面的数,加上1是后面的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2和3教案怎么写

4,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多少在多的一组划勾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数的多少,体验相邻两数的数量关系。  2.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3.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幼儿操作卡第3页1-10的数字卡片,60块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积木。  2.学具:幼儿用书第19页《数数有几个》,第20页《果盘里缺几个水果》,笔。  活动过程:  1. 解决问题。  (1)教师:“六一儿童节时候,为了让小朋友清楚地看到演出,幼儿园搭一个看台,一层比一层高,一共10层,这个看台可以怎么搭呢?”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761386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看台的图样。  (2)幼儿观察图样并发表意见后,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2. 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积木搭成的看台。  教师:“这个看台看起来怎么样?是不是一层比一层高?一共有几层?”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点数,并且用数字表示看台的层数。  (3)教师:“这个看台是怎样搭出来的?第一层有几块积木?第二层有几块积木?第三层有几块积木?怎样会一层比一层高?每一层比前面一层多几块积木?”教师与幼儿边观察搭成的看台边提问分析边在看台图样上逐层画出所用的积木块数。  (4)教师:“如果从10层往1层看,积木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每层比前面一层各(少)多几块?从1层往10层看又是怎样的感觉呢?”  (5)学习记录看台的层数及每层的积木数。  教师:“你会怎样记录看台的层数及每层的积木数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呢?”  3. 幼儿操作。  (1)数数有几个。  教师:“叔叔下面两幅图中每种图有几个,请在图形标记旁用竖线将答案记录下来。”  (2)果盘里却几个水果。  教师:“每个果盘可以盛10个水果,数数现在果盘里已经有几个水果?还可以再放几个水果?请你用线圈上合适数量的水果与盘子连线。”

5,幼儿园数学买金鱼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学会由头至尾地观察金鱼。   3、懂得观赏金鱼,了解爱护和饲养金鱼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玻璃缸,鱼缸中至少有一条金鱼、鱼食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金鱼,初步认识金鱼。提问:   (1) 鱼缸里有什么?金鱼是什么样的?   (2) 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小朋友怎样去看金鱼呢?   教师提醒幼儿不用手触碰鱼缸中的金鱼。  2、知道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提问:   (1) 金鱼的头在哪里?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 金鱼的所以身体上有什么?它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3) 金鱼身体后面是什么?它的尾巴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3、请幼儿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了解其甚或习性。提问:   (1) 金鱼爱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事物的?   (2) 金鱼喜欢住在哪里?它是怎样游的?   教师告诉又有而在喂金鱼吃事物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不能给鲸鱼喂许多事物,否则,金鱼吃得太多,会撑死的。接着,让幼儿模仿金鱼嘴一张一合地吃东西以及在水中摆动尾巴游来游去的样子。  4、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 让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样子的金鱼?   (2) 教师念儿歌《金鱼》,并带领幼儿看图念一念儿歌。  5、欣赏歌曲《小金鱼》,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里游来游去。  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有步骤的指导幼儿探索过程。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操作。  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班级的自然角里养了金鱼,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看看、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在教师里游来游去等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6,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比多少及活动反思

比较多少是小班上学期的一节科学活动,目的让幼儿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出物体的多少。活动前准备充分,不但有多样的教具还给幼儿准备多种操作材料方便幼儿进行操作、掌握。 一、语言描述欠条理。 活动开始,教师用小猫钓鱼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第一只小猫钓了2条鱼,第二只小猫钓了三条鱼,问一问谁钓的多。
一一对应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小熊一家”“大象运木头”“方方的搭” 2、学具准备:“大象运木头”;“方方的塔”.3、《操作册》第1册第10页.1、出示“小熊一家”导入.今天小熊一家人又要来我们小二班了,我们来看一看.(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熊姐姐、熊宝宝) 2、集体活动.(1)演示教具“大象运木头” 今天小熊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一家人来帮忙了.(出示大象并按大到小排列) 教师扮演最大的象爸爸:这么多的木头,我应该运哪一捆呢?幼儿:象爸爸应该运最大的木头.教师将最大的木头放在象爸爸下面.教师:象宝宝应该运哪一捆木头呢?幼儿:象宝宝应该运最小的木头.教师将最小的木头放在象宝宝下面.教师分别找到给其它象找到对应的木头,再将木头一一对应摆放在大象的下方.(2)利用学具“方方的塔”进行大象与塔的一一对应.小熊的房子盖好了,小熊一家要住到新房子里去啦!(教师出示方方的塔),这些房子一样大吗?请你们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房子,好吗?熊爸爸应该住哪个房子呢?(最大的) 依次给小熊一家找到对应的房子.教师小结:大小不同的小熊分别住在合适的房子里.3、幼儿操作.大象一家给他们盖好了新房子,小熊他们真高兴呀,他们决定回去也要盖一座新房子让自己 住.请你们帮忙和大象一起盖一座漂亮的房子,好吗?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物体对应的关系,并将学具收拾好.我们帮大象盖好了新房子,大象真高兴呀,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5、活动延伸.有几个小动物找不到它们的新家了,请你们来找一找他们的家在哪里?用笔将小动物和他们的家连起来.
一一对应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小熊一家”“大象运木头”“方方的搭”2、学具准备:“大象运木头”;“方方的塔”.3、《操作册》第1册第10页.1、出示“小熊一家”导入.今天小熊一家人又要来我们小二班了,我们来看一看.(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熊姐姐、熊宝宝)2、集体活动.(1)演示教具“大象运木头”今天小熊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一家人来帮忙了.(出示大象并按大到小排列)教师扮演最大的象爸爸:这么多的木头,我应该运哪一捆呢?幼儿:象爸爸应该运最大的木头.教师将最大的木头放在象爸爸下面.教师:象宝宝应该运哪一捆木头呢?幼儿:象宝宝应该运最小的木头.教师将最小的木头放在象宝宝下面.教师分别找到给其它象找到对应的木头,再将木头一一对应摆放在大象的下方.(2)利用学具“方方的塔”进行大象与塔的一一对应.小熊的房子盖好了,小熊一家要住到新房子里去啦!(教师出示方方的塔),这些房子一样大吗?请你们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房子,好吗?熊爸爸应该住哪个房子呢?(最大的)依次给小熊一家找到对应的房子.教师小结:大小不同的小熊分别住在合适的房子里.3、幼儿操作.大象一家给他们盖好了新房子,小熊他们真高兴呀,他们决定回去也要盖一座新房子让自己住.请你们帮忙和大象一起盖一座漂亮的房子,好吗?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物体对应的关系,并将学具收拾好.我们帮大象盖好了新房子,大象真高兴呀,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5、活动延伸.有几个小动物找不到它们的新家了,请你们来找一找他们的家在哪里?用笔将小动物和他们的家连起来.

7,大班幼儿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2、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样多 教师:屈老师 【活动前评析】 比较多、少、样多小班科学活动感知类内容而比较多、少、样多也平时生活经常运用何更好让孩子更好掌握和学习用对应方法比较物体多、少、样多我比较重视环节本活动采用盖瓶盖方法让孩子操作学习比较再通过练习解决多、少、样多问题通过游戏活动分点心对所学知识予巩固层层递进游戏采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爱小羊形象贴近幼儿能更好调动学习和操作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应方法比较两组(两物体)多、少、样多(感知目标) 2、能用对应方法解决多、少、样多问题(能力目标) 3、体验解决问题快乐(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 1、瓶子三组 (1)三组颜色样瓶子分别红、黄、蓝三组每组瓶身与瓶盖颜色相同(即红色组凭身红色瓶盖也红色) (2)瓶盖数量与瓶身样 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卡通形象若干 3、点心卡片:香草蛋糕、巧克力草饼、青草沙拉若干分 【活动过程实录】 、操作活动:盖瓶盖 出示瓶身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多瓶子些瓶子盖子都没有盖好请们帮们找盖子子给们戴上吧 1、第次操作:请帮红色瓶子盖上红色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多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多 2、第二次操作:请帮蓝色瓶子盖上蓝色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少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少 3、第三次操作:请帮黄色瓶子盖上黄色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与瓶子样多并学习说盖子与瓶子样多 该环节采用幼儿操作导入〈纲要〉提倡幼儿动手操作操作学习而小班幼儿思维比较直观让幼儿动手操作玩过程掌握所要学习知识事半功倍 二、尝试解决多、少、样多问题 1、请幼儿观察红色组瓶子观察提问: 师:请们看看红色瓶子和瓶盖都找自己好朋友了 幼:没有盖子多出来了 师:盖子多出来了没有朋友了好孤独啊会哭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多出来盖子问题 幼:再找来和红盖子样多红瓶子样样多了 活动过程对表现好幼儿予小红花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比瓶子少问题 三、游戏:分点心 1、师:今天青青草原上小羊们来我们班做客啦快来看看都有谁 出示小羊分别: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介绍 2、师:小羊们从远青青草原来肚子都饿了我们给们分点心吃吧 请幼儿按要求给小羊们分点心: 第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块香草蛋糕沸羊羊对香草过敏请要分给分好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少 第二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块巧克力草饼懒羊羊喜欢吃巧克力草饼了请分两块块给分好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多 第三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份青草沙拉分好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样 幼:蛋糕和小羊样多 四、师:小羊们都吃饱了们开心邀请我们青青草原上去跳舞呢走吧我们起排好队出发喽 本环节采用孩子们喜欢卡通形象能够更好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小班幼儿喜欢直观形象东西越接近孩子喜欢形象越容易带动孩子自主学习通过给自己喜欢角色分点心既能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印象和巩固又有效贴和了孩子心理课堂气氛好且孩子注意力集(更多教案尽:屈老师教案网)

文章TAG:学前班  数学  教案  幼儿  学前班数学教案  区分最大的和最小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