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大家一些关于泡桐树的知识

以前,成都市几乎所有的小学都叫xx街小学,而且学校就在那条街上,现在沿用下来了。例如:石笋街小学,西马棚小学等等,泡桐树街上的小学就叫泡桐树小学。 .

请问大家一些关于泡桐树的知识

2,泡桐树还叫什么

还叫大果桐和大泡桐它有分很多种类:有光泡桐。楸叶桐,兰考泡桐。南方泡桐。白花泡桐。川泡桐。台港泡桐和毛泡桐就这些
就是梧桐树啊
还叫梧桐树吧
空桶树。

泡桐树还叫什么

3,泡桐树有害

在医学上发现泡桐的叶、花、木材有消炎、止咳、利尿、降压等功效。 泡桐的栽培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此属植物的名称,在古书中有不少记载,如《尔雅》中称荣桐木,《桐谱》中有白花桐和紫花桐之称,《本草纲目》中称桐、泡桐等。在二千多年前,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栽培泡桐的经验,在《齐民要术》、《桐谱》等书中较详细地记述了泡桐的形态、栽培、材性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情况。 叶、花富含肥分、养分 作肥料、饲料,叶还能诱杀害虫。 叶、花、果、树皮可制药 治疗气管炎,疗效显著。 树态优美,花色绚丽,叶片分泌沾液 净化空气,供观赏,绿化工矿区。改善生态环境。 泡桐花有毒,用水泡过后便带有毒性,所以泡桐树喜阳 泡桐树功用多 好处多 两面性

泡桐树有害

4,泡桐树有什么特点

泡桐树的五大优点:生长快、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多,既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又适于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实行农田林网化和农桐间作。先说其分布厂。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特别指出这几年来,不少地区在四旁大量种植泡桐,还大搞农桐间作和在方田林网中栽种,有些地方还逐渐向山地造林发展。 次说生产快。如果管理得好,五六年即可成材,并引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这句俗最说明其成材之快。 再说适于农桐间作的原因及其对抗御干旱、风沙、干热风、早晚霜雪灾害的巨大作用。 再说材质好。由于它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的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所以不但用于工农业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最后说"用途多"。其时、花还可做饲料、肥料,还能用来诱捕害虫;其叶、花、果、树皮均可制药;泡桐树态优美,花的色彩绚丽,叶片可净化空气。因此不仅是优良的用材树种,而且也是"药用树种"、"观赏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在植物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已占据了当时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大部分,可见其"广"。在谈到近几年不少地区在四旁大量种植泡桐,还大搞农田间作和在方田林网中栽种时,又说,河南省栽植泡桐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在一干万亩以上。"二亿"、"_千万亩"都给人"相当多"的具体印象。一般十年生的泡桐,胸径平均约三十至四十厘米,材积可达零点五至零点六立方米。广西桂林市砖厂有一株白花泡桐,生长十一年,树高二十点七米,胸径七十五点一厘米,材积三点六九立方米,年平均材积生长量为零点三三五立方米。河南省民权县 有一株兰考泡桐,十三年胸径就达七十三厘米,树高十七点玉米,材积三点五立方米。四川 省酉阳县一株七十五年生的白花泡桐,树高四十四米,材积二十二点五立方米一组是泡桐吸收根 百分之八十八分布在离地表四十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一组是农作物吸收根百分之九十以上集 中分布在四十厘米以上的耕作层中。两组数字一比较,清楚可见作物与泡桐的根系是基本错 开了,所以争水肥的矛盾较小,自然可以充分利用地力。通过这两组数字,泡桐可与农作物 间作的原因说得一清二楚。在说明大面积农桐间作,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时,又举了三个数字,即农桐间作七至十年后,(1)可降低农田风速百分之二十六至五十八,(2)可减少地面蒸发百分之十七至二十四,(3)能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百分之十一至二十九。风速、地面水蒸气、相对湿度是农田小气候的重要因素,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如此的改善,当然,农田小气候的改善不言自明。段落 泡桐的特点 功用2 品种多,分布广 大范围造林绿化3 成长快,材积多 解决木材供应不足问题4 属深根性树种 适宜大面积农桐间种5 木质又轻又好 被各方面广泛应用6 叶、花富含肥分、养分 作肥料、饲料,叶还能诱杀害虫7 叶、花、果、树皮可制药 治疗气管炎,疗效显著
分布范围广,成材快,生存力强,叶,花含氮,磷,能当化肥用

5,泡桐树有什么作用

1、 品种多,分布广 大范围造林绿化。   2、 成长快,材积多 解决木材供应不足问题。   3、属深根性树种 适宜大面积农桐间种。  4、木质又轻又好 被各方面广泛应用。   5 、叶、花富含肥分、养分 作肥料、饲料,叶还能诱杀害虫。   6、 叶、花、果、树皮可制药 治疗气管炎,疗效显著。   7 、树态优美,花色绚丽,叶片分泌沾液 净化空气,供观赏,绿化工矿区。   8、.改善生态环境。
木材松软,一般作为观赏树木或者打枝做柴烧。
泡桐树的五大优点:生长快、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多,既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又适于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实行农田林网化和农桐间作。先说其分布厂。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特别指出这几年来,不少地区在四旁大量种植泡桐,还大搞农桐间作和在方田林网中栽种,有些地方还逐渐向山地造林发展。 次说生产快。如果管理得好,五六年即可成材,并引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这句俗最说明其成材之快。 再说适于农桐间作的原因及其对抗御干旱、风沙、干热风、早晚霜雪灾害的巨大作用。 再说材质好。由于它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的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所以不但用于工农业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最后说"用途多"。其时、花还可做饲料、肥料,还能用来诱捕害虫;其叶、花、果、树皮均可制药;泡桐树态优美,花的色彩绚丽,叶片可净化空气。因此不仅是优良的用材树种,而且也是"药用树种"、"观赏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在植物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已占据了当时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大部分,可见其"广"。在谈到近几年不少地区在四旁大量种植泡桐,还大搞农田间作和在方田林网中栽种时,又说,河南省栽植泡桐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在一干万亩以上。"二亿"、"_千万亩"都给人"相当多"的具体印象。一般十年生的泡桐,胸径平均约三十至四十厘米,材积可达零点五至零点六立方米。广西桂林市砖厂有一株白花泡桐,生长十一年,树高二十点七米,胸径七十五点一厘米,材积三点六九立方米,年平均材积生长量为零点三三五立方米。河南省民权县 有一株兰考泡桐,十三年胸径就达七十三厘米,树高十七点玉米,材积三点五立方米。四川 省酉阳县一株七十五年生的白花泡桐,树高四十四米,材积二十二点五立方米一组是泡桐吸收根 百分之八十八分布在离地表四十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一组是农作物吸收根百分之九十以上集 中分布在四十厘米以上的耕作层中。两组数字一比较,清楚可见作物与泡桐的根系是基本错 开了,所以争水肥的矛盾较小,自然可以充分利用地力。通过这两组数字,泡桐可与农作物 间作的原因说得一清二楚。在说明大面积农桐间作,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时,又举了三个数字,即农桐间作七至十年后,(1)可降低农田风速百分之二十六至五十八,(2)可减少地面蒸发百分之十七至二十四,(3)能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百分之十一至二十九。风速、地面水蒸气、相对湿度是农田小气候的重要因素,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如此的改善,当然,农田小气候的改善不言自明。段落 泡桐的特点 功用2 品种多,分布广 大范围造林绿化3 成长快,材积多 解决木材供应不足问题4 属深根性树种 适宜大面积农桐间种5 木质又轻又好 被各方面广泛应用6 叶、花富含肥分、养分 作肥料、饲料,叶还能诱杀害虫7 叶、花、果、树皮可制药 治疗气管炎,疗效显著

6,种泡桐树怎么样

请问,你问的是怎样种泡桐还是钟种泡桐好不好?  如果是怎样种泡桐那在百度百科中有,泡桐有很多种,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种。  这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的宽泛的栽培技术  泡桐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北宋陈翥所著《桐谱》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泡桐栽培和桐木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49年以后泡桐造林获得很大发展。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可以尝试下苗----------木-------------买--卖-----------网栽培技术  泡桐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北宋陈翥所著《桐谱》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泡桐栽培和桐木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49年以后泡桐造林获得很大发展。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适应范围   泡桐原产我国,分布很广,大致分布于北纬20~40°、东经98~125°之间,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耐干旱能力较强,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长,但不宜在强风袭击的风口和山脊处栽植。泡桐为喜光树种,不耐荫蔽,多栽于四旁,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阳坡山场或平原、岗地、丘陵、山区栽植,均能生长良好。
泡桐树百科名片泡桐树,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物种的统称。属于落叶乔木。共7种,均产我国,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区正在引种。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有些种类已在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引种栽培,主要用其木材。我国具有完整的泡桐属植物种群,这为选育良种,实现泡桐生产良种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方泡桐中文学名: 泡桐树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纲: 双子叶植物纲亚纲: 合瓣花亚纲目: 管花目亚目: 茄亚目科: 玄参科属: 泡桐属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1964形态特征白花泡桐(图1)【泡桐生产情况】全国最著名的泡桐拼板生产商是菏泽利达木业落叶乔木,但在热带为常绿
泡桐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北宋陈翥所著《桐谱》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泡桐栽培和桐木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49年以后泡桐造林获得很大发展。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7,泡桐树的栽培与管理是怎样的

泡桐树小枝小叶病怎样治呢?请老师回答
1、正确选择适合泡桐种植的土地 要想种植好泡桐必须依据泡桐需要的立地条件,才能达到速生优质的目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种植前必须认真分析造林地土壤的质地、活厚土的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肥力、硬盘层的性质与厚度等因素,特别是土壤的质地和地下水位,因为上饶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土壤类型多变化大,降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化大,如选择不好宜种地很可能造成季节性的水渍,泡桐虽然喜湿但怕泡,水泡不但会影响后几年的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泡桐的整株的死亡。尽量选择肥水条件好、质地松软的缓坡丘陵、高山坡角半腰、“四旁”等地, 2、造林地的整地 泡桐地的整地要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适合上饶地区的整地方法有:穴状整地、水平带整地、全面整地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具体的整地方法、规格和时间,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省人力物力为原则。 ① 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机动灵活,深度大,特别是对本地区常年撂荒地的板结层和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硬盘层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适用于地表灌木不太多的撂荒地、四旁地等地,本地区许多地方活厚土下存在着由半风化原岩形成的硬盘层,如果整地深度不够会造成泡桐根扎不下,影响水分的吸收,而且由于硬盘层打不透,底部不透水在多雨季节会形成水盆效应,形成长时间的浸泡不力泡桐的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死亡。 穴状整地的深度本地区最好不小于120公分,直径不小于60公分,有条件的尽量挖大些,挖出的土要按层分开,先把表土回填,回填深度:30——50(距地表)公分,以保证表土养分不流失。由于本地的土壤大部分比较粘重,深层土要充分的风化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所以整地时间最好在种植前一个月或更早完成。 ② 条带整地适用水肥条件好的坡地,一般带宽为1—2.0米,坡角较大时条带小些,坡角小时带宽可大些,整地的深度一般为30—50公分,带间距离要和行距而定,泡桐适合4—6米。优点是由于是部分整地,不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有助于土壤保墒,保护植被物的多样化。 ③ 全面整地全面整地既是全面的清理地表的杂草、灌木及影响作业的树根,适用于缓坡、丘陵地区的大面积的撂荒地或采伐迹地,以便机械化作业,最好在秋冬季节完成。土地条件好的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 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的选择不但影响泡桐的正常生长还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泡桐的种植密度一般株距4-6米;行距3.5-4米为宜,约40株/亩,并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间伐,以改善营养条件。 4、 泡桐的栽植方法 泡桐苗木栽植前要做好栽前准备,根据苗木质量的不同进行分级,因为质量不同其初生长的差异很大,造林后林木分化严重,出材率低。分级后散发到栽种点,最好当天栽好以免苗木损坏。准备好要施的基肥(化肥),基肥的品种和数量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而定,以不伤苗为原则越大越好(参看施肥)。栽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栽种时间 栽植时间最好在春季树液萌动前半个月进行,具体时间应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泡桐在日平均气温16—18度就萌动发芽,在本地区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之间进行。 ②苗木的根要理顺 要按自然方向放入穴内,不要卷根、窝根。 ③栽种深度要适当 栽种深度要根据苗的大小和土地的湿度而定,不宜过深一般根茎拒地表20公分为宜,土质粘重或潮湿的条件要浅栽,但浅栽时要进行高培土,堆成圆堆,以防倒伏。 ④ 苗木根系不要虚空 苗木放好后先填入细土,把根系中填满虚土踩实,再向周围和上面填土。 ⑤填土要密实 穴中填满土后,要把虚土踩实,方法是用人的自然重力,用脚把穴中的虚土踩两遍,不要用力猛踏。总之泡桐种植要掌握“三大一浅”原则既大坑、大苗、大肥、浅种、高培土。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泡桐在天然条件下主干较低。为了增加主干长度,可采取如下几种高干培育方法:①平茬法。在造林后第1年进行或于第1、第2年连续进行,时间多在冬初。方法是用利刀在靠近地面处将茎截断,随即用土埋好;翌年待萌芽条长到10~15厘米时将生长最好的留下,其余全部去掉。②抹芽法。在春季栽植后,待长高至3~5厘米时,在靠近苗木顶端处保留一个健壮芽,其余侧芽全部除去,使养分集中于保留芽的生长发育。③自伤接干法。在春季发芽前半个月,在树干最上部用刀砍口,促使形成徒长枝,从而使主干接着向上延续。④剪梢接干法又称平头法。在定植后的当年或次年春季,将干枯的顶梢剪除,然后培育一个健壮芽,促使其迅速向上生长。
泡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是平原绿化、营建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泡桐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观、色泽悦目、材质轻软、密度低、尺寸稳定、不翘不裂,是生产单板材如胶合板、拼板、集成材等最优良的材料。泡桐材保温、隔热、绝缘性能优良,共振性非常好,辐射阻尼高,内摩擦小,是优良的弦乐器用材,可与著名的乐器用材鱼鳞云杉媲美。泡桐材的木纤维含量高达50%以上,也是生产刨花板、纤维板和造纸的优良原料。  一、适应范围  泡桐原产我国,分布很广,大致分布于北纬20~40°、东经98~125°之间,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耐干旱能力较强,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长,但不宜在强风袭击的风口和山脊处栽植。泡桐为喜光树种,不耐荫蔽,多栽于四旁,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阳坡山场或平原、岗地、丘陵、山区栽植,均能生长良好。  二、栽培要点  1.选择良种:通常所说的泡桐,实际上是泡桐属的总称。该属共有9个种,适宜在南方生长的种是白花泡桐或以白花泡中国移动农信通网站桐为亲本的杂交种。江西省抚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来的6个泡桐无性系,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枝下树干高、适应性强,是适宜在长江以南地区推广的优良品系。  2.埋根育苗:育苗地可选背风向阳、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主的圃地,做高15~20厘米的高垄苗床,选用1~2年生苗根,以直埋根为好,埋根株行距以1米×0.8米或1米×1米为宜,施足基肥,在6月~8月生长旺盛期追施速效化肥,促使其快速生长。  3.造林:四旁造林要求挖大穴、施足基肥,山地造林要求带状梯田整地,松土层厚度为50~70厘米,并施足基肥,以达到造林当年快速生长的目的。以林为主的造林密度为5米×5米,每667平方米(1亩)栽26株;林粮并重的造林密度为5米×10米,每667平方米栽13株;以粮为主的造林密度为4米×30米,每公顷栽6株。
泡桐是阳性树种,最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砂砾土,它喜土壤湿润肥沃,以pH 6-8为好,对镁、钙、锶等元素有选择吸收的倾向,因此要多施氮肥,增施镁、钙、磷 肥。由于泡桐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土壤中,或在较瘠薄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也均能生长,但忌积水。泡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大,在北方能耐-20℃-25℃的低温,从我国东北辽宁南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至西北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各地都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种类。泡桐繁殖容易,采用分根、分蘖、播种和嫁接等,尤以前两种方法较普遍
夏季泡桐树适合移栽吗

文章TAG:泡桐树  请问  大家  一些  泡桐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