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啖以重利成语的出处来源是那里

1,寓言成语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 3历史故事成语 4 名言警句成语 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

啖以重利成语的出处来源是那里

2,饵以重利的拼音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中文:饵以重利拼音:ěr yǐ zhòng lì满意的话,望采纳~
dàn yǐ zhòng lì 啖 以  重 利

饵以重利的拼音

3,什么以什么什么成语

什么以什么什么成语 :晓以大义、假以辞色、母以子贵、诗以言志、饱以老拳、聊以塞责、仅以身免、事以密成、聊以卒岁、堪以告慰、啖以重利、聊以解嘲、
什么以什么什么成语。比如:不以浪费为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掉以轻心
聊以解嘲 聊以塞责 聊以卒岁 无以复加仅以身免 文以载道 自以为非 坐以待旦饱以老拳 自以为得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以一眚掩大德
学以致用宽以待人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掉以轻心习以为常乐以忘忧聊以自慰难以启齿难以名状谬以千里无以为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以为真晓以大义学以致用夜以继日引以为戒坐以待毙自以为是

什么以什么什么成语

4,请问古语中啖是什么意思

啖 dan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啖eat;啖(1)啖、噉、嚪dàn(2)(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3)同本义 [eat]啖,噍啖也。――《说文》啖,食也。――《广雅》啖啖常欲人之有。――《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啖函启化。――《太玄·玄莹》。注:“含也。”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食荔枝二首》茹啖其草木之荑实。――明·刘基《苦斋记》(4)又如:啖蔗(吃甘蔗,愈吃愈甜。比喻渐入佳境);啖啖(贪吃的样子);啖指咬舌(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5)给吃 [feed]吉妇取枣以啖吉。――《汉书·王吉传》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将炙啖朱亥。――唐·李白《侠客行》(6)又如:啖养(饲养);啖虎(餵虎)(7)用饵或好象用饵勾引;引诱 [bait;entice]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8)又如:啖围(紧紧包围;引诱并包围);啖以重利啖dàn ㄉㄢˋ(1)吃或给人吃:~饭。~以肉食。(2)拿利益引诱人:~以私利。(3)古同“淡”,清淡。(4)姓。郑码:JUUO,U:5556,GBK:E0A2笔画数:11,部首:口,笔顺编号:25143344334
是吃的意思

5,什么以什么什么

一、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译文:凡是斗殴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对的,而认为别人是错的。二、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释义: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译文:高尚的人,日夜不停地考虑(自己)做得好不好。三、学以致用 [ xué yǐ zhì yòng ] 释义: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四、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释义: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译文:只因为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的后人,在人前夸炫家世,同事中不知道他的来历的人,相信他是真的,十分敬重他。五、引以为荣 [ yǐn yǐ wéi róng ] 释义:以此事为光荣。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什么以什么什么 :晓以大义、假以辞色、母以子贵、诗以言志、饱以老拳、聊以塞责、仅以身免、事以密成、聊以卒岁、堪以告慰、啖以重利、聊以解嘲、不以为奇、适以相成、啖以甘言、卧以治之、罪以功除、聊以自况、无以自容、难以理喻、不以介怀、有以教我、习以成风、诗以道志、慎以行师、难以挽回、自以为计、无以名状、聊以慰藉、智以利昏

6,孟母教子中的啖什么意思

孟母教子有三个故事:1、孟母三迁;2、买肉啖子;3、断机教子。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啖”字,此处古文使动用法,“使……吃,让……吃”的意思。 附: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孟子之母仉氏,陶侃之母湛氏,岳飞之母姚氏,欧阳修之母郑氏。
啖 eat; 啖 (1) 啖、噉、嚪 dàn (2)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3) 同本义 [eat] 啖,噍啖也。――《说文》 啖,食也。――《广雅》 啖啖常欲人之有。――《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 啖函启化。――《太玄·玄莹》。注:“含也。”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食荔枝二首》 茹啖其草木之荑实。――明·刘基《苦斋记》 (4) 又如:啖蔗(吃甘蔗,愈吃愈甜。比喻渐入佳境);啖啖(贪吃的样子);啖指咬舌(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5) 给吃 [feed] 吉妇取枣以啖吉。――《汉书·王吉传》 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将炙啖朱亥。――唐·李白《侠客行》 (6) 又如:啖养(饲养);啖虎(餵虎) (7) 用饵或好象用饵勾引;引诱 [bait;entice]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 (8) 又如:啖围(紧紧包围;引诱并包围);啖以重利 啖 dàn ㄉㄢˋ (1) 吃或给人吃:~饭。~以肉食。 (2) 拿利益引诱人:~以私利。 (3) 古同“淡”,清淡。 (4) 姓。 郑码:JUUO,U:5556,GBK:E0A2 笔画数:11,部首:口,笔顺编号:25143344334

7,啖都有哪些字义弄清这句的出处

啖 (1)啗、噉、嚪dàn(2)(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3)同本义 [eat]啖,噍啖也。――《说文》啖,食也。――《广雅》啖啖常欲人之有。――《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啖函启化。――《太玄·玄莹》。注:“含也。”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食荔枝二首》茹啖其草木之荑实。――明·刘基《苦斋记》(4)又如:啖蔗(吃甘蔗,愈吃愈甜。比喻渐入佳境);啖啖(贪吃的样子);啖指咬舌(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5)给吃 [feed]吉妇取枣以啖吉。――《汉书·王吉传》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将炙啖朱亥。――唐·李白《侠客行》(6)又如:啖养(饲养);啖虎(餵虎)(7)用饵或好象用饵勾引;引诱 [bait;entice]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8)又如:啖围(紧紧包围;引诱并包围);啖以重利
详细字义 ◎ 翊 yì 〈形〉 (1) (形声。从羽,立声。本义:飞的样子) (2) 同本义 [flying] 翊,飞貌。——《说文》 (3) 同“翌”。明日(年) [next] 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云:“翊,明也。” (4) 又如:翊日(明日) 词性变化 ◎ 翊 yì 〈动〉 (1) 通“翼”。辅佐[assist a ruler] 翊赞季兴。——《三国志·吕凯传》 左内史更名左冯翊。——《汉书》 (2) 又如:翊天(辅佐天子);翊戴(拥戴辅弼);翊卫(辅佐护卫);翊化(辅佐教化);翊佐(辅佐);翊亮(辅佐);翊从(护卫随从) (3) 恭敬 [respect]。如:翊翊(恭敬的样子)
我也不知道。
啖:1、吃或者给别人吃;2、拿利益引诱别人,例如啖以重利;3、姓例: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
[ 啖 ] dàn1、吃或给人吃:啖饭。啖以肉食。2、拿利益引诱人:啖以私利。3、古同“淡”,清淡。4、姓。

文章TAG:成语  出处  来源  那里  啖以重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