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1811年11月26日,嘉庆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1824年他叫曾子诚,道光四岁,14岁开始参加1832年的科举考试。道光十二岁,他二十二岁。他已经连续第五次曾国藩,第六次随父参加科举考试。高考时被指责“文理不相通”,这在当时是非常严厉的批评。考官看他文笔不错,“天生四声易”,明年直接高考。

这次直接高考,曾国藩最后成了“秀才”。1834年,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28岁,高中秀才。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早卖”,因为明清士人的平均年龄是38岁。经审查,曾国藩改名为曾子诚曾国藩,后改名为。

5、《 曾国藩传》

-0/传记的第一天,打卡内容主要是关于曾国藩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普通人是如何走出成功之路的。曾国藩这个人的人生从很低的点开始,到了很高的境界。智商一般,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身体禀赋很差,生活中伴随着很多严重的疾病。出生在普通家庭,祖上几百年都是普通人。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年轻的时候性格上还是有很多缺点的,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差。

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曾国藩的认识。期待从曾国藩个人成长的角度得到启发和力量!"曾国藩传,第二天打卡:曾国藩在我才十四岁的时候,曾麟书就急着要和这个大儿子一起参加考试,而这个孩子,就是萧克的父亲。他连续考了五次,父子俩都是倒数第一。父子俩第六次并肩去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是曾麟书第十七次踏进考场。父亲终于考上了秀才,已经42岁了。

6、 曾国藩 传记读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所以需要回去写下你的想法。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对曾国藩 传记的想法,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曾国藩 传记读书心得1最近读了曾国藩 传记书籍,很佩服这位晚清名臣对世界的把握,对世界大势的预测。时势造英雄,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清末的曾国藩,也就没有所谓的“中兴”论。

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曾国藩的理论是对的。太平天国十四年,半个中国陷入混乱,异端邪说,残酷屠戮,是清朝以来最大的一次民族大乱。到了18世纪末,全球文明方兴未艾的时候,中华民族却遭遇如此悲惨的遭遇,不能不说是文明的衰落让国难雪上加霜。曾国藩忠君论当然是从儒家几千年的教化中得来的,但看看当时的世界也是莫大的讽刺。太平天国之乱,就是这些自称大儒的儒家大师们教化的结果。

7、 曾国藩传

1听听曾国藩传的前三段:当你想放弃梦想的时候,可以想想曾国藩和他的父亲曾麟书(湖南湘乡人)以秀才的身份参加考试,曾国藩和他的父亲一次又一次的落榜。不仅如此,我自己的卷子还成了反面教材,不仅湘乡有名,全省都有名!这对他打击很大!这次失败对他打击很大,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反复对照历年考卷和自己的答案,发现不足,不断进步,最终考上了秀才。

即便如此,他也有很多缺点,比如猥琐、浮躁、爱看表演等。直到30岁,他决定做一个圣人:1。写日记:每天在一天中的每一件事上反思自己的不足,深刻反省自己。为什么他可以一路绿灯?(自律)咸丰即位,解除贪腐。曾国藩很开心。因此,这个建议是直截了当的,也是有效的。新皇帝的赏识使他更加强大。

/图片-8/30岁之前,我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是30岁之后,我脱胎换骨了...后来我学会了写日记。首先,我要把写日记当成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要认真读(一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然后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通过记录“从痛苦中醒来”。日记里规定的事情一定要做。2.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究几件事”,即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失足。

既然要自我提升,当然首先要抓紧时间,不能从10月2日起“游手好闲”“八卦”“沉迷游戏”,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以下基本学习日程:每天用楷书写日记,每天读十页历史,茶余饭后每篇日记讲一篇。这是必须完成的课程的下限,另外,他每天读易,练作文。通过写日记,曾国藩提高了学习效率,就这样,他也反思了自己的性格和脾气。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曾国藩  传记  曾国藩传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