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时期,女生可以出国留学,当然也有一部分。民国时期,女生也出国留学,大多是富家子弟,也有女生出国留学,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当时的思想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是最接近现代的,晚清时期,大量官员想出国留学。那个时候,留学还不是那么简单,普通人无法出国留学,对于现代人来说,出国留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留学生的日本

近代留学生的日本

从1896年到1945年的50年间,有数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这不仅是中国留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国运动”。从时间上看,日本留学生比欧美留学生晚了几十年,但从数量上看,近代日本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了欧美留学生的总和。纵观半个世纪的留日运动,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96-1911年;1912-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

府派留学生开始于什么时候

从1898年开始,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各省开始派遣留学生赴日。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后,出现了一次官私费用留日的高潮。当时的学习地区都是英美德法俄,但是去日本旅游的占了90%以上。原因如张之洞当年所列:一是路近,好走;二是省钱,可以多送;第三,用词相似,容易理解;第四,情况和习俗相似,便于模仿;第五,西学是复杂的,日本人把不必要的都删节改了。

中国最早的留学教育计划是什么

清政府派留学生开始于什么时候

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八日),陈兰彬、容闳率领包括梁敦彦、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启程赴美。1872年8月11日,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868年初,洪榕向清朝提出他的教育计划:派遣少年留学,先以120名学生为实验,每年派遣30名学生,分四年完成;对于12-15岁的男孩和女孩,学习期为15年;在美国设立留学生办公室,设副主管,管理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这个“计划”得到了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并于1870年得到清政府的批准。1871年,洪榕开始在上海招生,少年时被选中去上海一所预备学校学习英语。1872年8月11日,陈兰彬和容闳率领第一批学生,包括梁和詹天佑,启程赴美。此后每年派出30名留学生,到1875年,共派出120名留学生。第一批30名留学生由陈兰彬指导,洪榕为副指导。在这些少年儿童中,有许多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如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采矿工程师、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复旦大学创始人唐、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等。

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教育计划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以来,清廷重要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左等人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挽救垂死的清朝。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送了120名10到16岁的孩子去美国留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正式学生。洪榕《留学教育计划》说到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人们就会说起被誉为“中国近代赴美留学第一人”的洪榕。

1847年,该校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因病提前回国,想带几个学生去美国留学。在布朗的帮助下,洪榕来到了美国。在美国,容闳先入中学,后在耶鲁大学兼职学习英国文学,靠奖学金和打零工完成学业。面对祖国的落后和外国的繁荣,容闳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向中国灌输西学”。1854年11月,26岁的洪榕拒绝了一位美国朋友的邀请。经过三个多月的海上颠簸,他在阔别七年后回到了祖国。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留学  出国  女孩子  时期  民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