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定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人质情感绑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指被长期绑架或监禁的人倾向于认同其绑架者或监禁者,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情和感情依赖。该综合征的患者在受到威胁和危险的情况下,往往无法逃脱其加害者的控制,而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即产生共同抗敌的感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定义

2.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历史背景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一术语来源于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起银行劫案。在此事件中,两名劫匪挟持了四名银行工作人员持续六天,并予以少量食物和水的供应,让人质在情感上产生了一种保护自己的需求。后来,这些人质被释放后,却不再拘泥于这种保护需求,反而出现了情感依赖于绑架者的情况,从而认同和同情劫匪的行为。此事件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文化上它也能揭示某些心理机制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3.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

1.认同及同情加害者的行为,而不是受害者;

2.出现情感依赖于加害者;

3.在离开加害者后,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如愧疚、抑郁等;

4.由于产生了某些保护自己的心理机制,患者可能会为加害者辩解或保护加害者。

4.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治疗。治疗的主要方面包括:

1.加强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的培训等;

2.药物治疗,常常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3.患者和加害者的社交环境需要改变,患者需要回归家庭和社会。


文章TAG:斯德哥尔摩  综合  综合征  是啥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啥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