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思考时不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1. 自我确认偏差

人们通常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许多与自己观点不符的证据。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确认偏差。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时,我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寻找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这就导致了我们忽略了对立的证据,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自己观点的坚信。

 自我确认偏差

2. 反事实思考

反事实思考是指人们在回顾过去或预测未来时,会想象出一些与现实不相符的事情。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某些事件。然而,当人们过于相信那些“如果……”的假设时,就会陷入一种意识形态的陷阱中。这种陷阱会让人们忽略现实的因素,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3. 普遍性错觉

普遍性错觉是指人们倾向于把某些事件看成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特例。例如,当人们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友好时,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忽略那些友好的人,从而得出错误的判断。这种错觉不仅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很容易影响人们的决策。因此,我们在思考时必须要注意是否存在普遍性的偏见。

4. 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指的是,当人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或其他资源时,他们会更倾向于继续投入下去,而不是放弃。这种思考方式可能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因为他们把时间和金钱等非恢复性资源看成了一种投资。然而,这些资源应该被视为已经失去的成本。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不应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而盲目地继续投入,而是应该根据当前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文章TAG:peter  wakker  鹿特丹大学  荷兰鹿特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Peter  Wakker研究何时思考时不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