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及其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为人师表、笃行致远”。这个校训深刻地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的精神追求和教育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及其含义

“为人师表”,意思是要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北京师范大学强调教师、学生在德行方面的自我修养,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做到“德高望重、品行端正、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道德楷模。同时,教师和学生也要带领他人,为人服务,传递爱和希望,为社会和人类做出积极贡献。

“笃行致远”,意思是要真诚地实践一己之力,达到更远的目标,不断追求自我超越。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北京师范大学重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勇敢地探索、锐意进取,把自己的才华与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使用自己的知识与创造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终身学习,不断追求卓越。

2. “为人师表”何以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

“为人师表”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种鲜明的文化精神,也是师生共同信仰的体现。

首先,这种文化精神深刻地融入了教育教学中,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是学生的楷模与引领者,这也是“为人师表”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严格的品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们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值得尊重和学习的对象。

其次,教育的本质在于成长,而这种成长是以德为先的。北京师范大学提倡德与智相辅,以德育人,智育人,而这种德育的核心就是“为人师表”。习得了正确的品德观和价值观,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有用之人,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为人师表”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与感悟。只有在“为人师表”的过程中,人才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曙光,树立自己的人生追求与意义。因此,这种文化精神成为了师生共同信仰的核心,也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提供了深刻而广阔的成长空间。

3. “笃行致远”的实践体现

“笃行致远”更多地是一种实践精神,其体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各个方面,包括:

1. “双师”教育模式的贯彻落实。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双师”教育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科能够有效结合,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带有实践性;在教师的参与过程中,教师能够实地指导,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课程。

2. 创新与发展中心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的多个学院都设置了创新与发展中心,致力于找寻未来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邀请实践专家授课,开展实践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发掘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4. “校训”的意义与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人师表、笃行致远”正是体现了这所学府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这个校训不仅是师生的共同理念,更是教育教学的良好指引。对于学生而言,“为人师表”能够带领他们关注和思考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同时也可以成为他们在校园中追求卓越的起点;“笃行致远”则更多地加强了学生实践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在知识的积累和掌握的同时,意识到了在应用和创新上的价值。

对于教师而言,校训也是一种工作目标和使命感。在为人师表的过程中,教师体现了自身的师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榜样;在笃行致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同时也要不断吸取学生的实际体验与想法,帮助他们形成更为灵活和创新的思路和方式。

因此,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人师表、笃行致远”非常重要,对每位师生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强烈的价值,使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了国内一所教育理念与实际行动有机结合的典范性高校。


文章TAG: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及其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解读——为人师表、笃行致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