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和211大学的由来
1985年,当时正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参加央视座谈会时,提到了一个数字:“我们国家有530多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如果全部发展下去,很难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研资源,实现质量上的突破。因此应该在这530多所院校中,挑选出100所左右特色鲜明、有明显优势的重点大学,投以更多的政策资源和希望。”这就是国家“211工程”教育体系的由来。

而“985工程”则是出自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大建校百年时的讲话中。他指出:“中国需要一批特色突出、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国际一流的学科。”因此1998年开始实施的“985工程”,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国际竞争的趋势,旨在建设一批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水平学科。
2、985、211大学背后的历史与意义
“211工程”的实施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探索,是为高校发展寻找突破口的一项行动。其实施从1995年开始,推广范围不断扩大。在“211”工程的推动下,一些大学开始转型,提升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其中的一些学校,如北大、清华、南开等,已成为国内外一流高校。
“985工程”更是在“211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在实施“985工程”的18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校际合作与人才培养逐渐深入,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不断加强。
3、“985、211工程”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通过建设一批以名校为代表的国家名牌大学,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界面貌焕然一新。一方面,名校和一些省份的重点大学提升了自身办学水平,民办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学位与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同时,“985、211工程”的推行也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为高校提供服务、协助科研工作的企业和发展区域,纷纷寻求与各大名校的深度合作,使得高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成为现实,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4、未来的“双一流”建设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在“985、211工程”的基础上,又推出来了“双一流”建设计划。该计划实施一年多来,探索了中国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新方向。
“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在“985、211工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构想2020》提出的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批世界知名大学的战略规划。计划对建设重点强校、办好重点学科、培育卓越人才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外高校互动和学术交流,实现高校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在深入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双一流”建设将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
文章TAG:什么是985和211大学的由来 985、211大学背后的历史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