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农业智能化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热点,其利用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优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智能化。在我国,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东北农业大学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研究,积极推进农业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致力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引言

2. 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农业智能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地区农业资源缺乏,气候条件恶劣,但是借助于智慧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掌握农业生产的变化和趋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

2.2 农机智能化

农机智能化是指将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增加设备的感知、识别、计算、决策能力,实现农机自动化、智能化。智能农机可以通过无人机、自动导航、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的快速勘测,对农药、化肥、水资源等进行精准配送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工作效率和效益水平。

2.3 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智能温室主要解决温室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通过自动化的手段优化温室内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叶面积、产量等。

2.4 农产品追溯

农产品追溯是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农产品的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安全可靠。通过农产品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询所购买的农产品来源、生产环节、检测报告等信息,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农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提升。

3. 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智能化研究

作为国内重点高校,东北农业大学在农业智能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3.1 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智能化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以对农田的土壤、植物等进行采集和分析,在农业机械导航、喷施、施肥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东北农业大学开展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农田作物分类和监测研究,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

3.2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田的勘查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对植物的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东北农业大学积极开展无人机在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监测、农业机械自主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为农业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3.3 农产品追溯系统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通过构建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和记录。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等手段,对农产品的追溯和质量监控进行了有效的协同和控制,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3.4 农业物联网的研究

农业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传感器、控制设备、服务器、软件等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实现对农业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控制。东北农业大学开展了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精准农业研究,通过对土壤、植物、肥料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农业智能化是农业领域的新发展方向,其可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东北农业大学在农业智能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将不断推动中国农业行业的发展,为实现“绿色、高效、智能”的农业产业做出新的贡献。


文章TAG:东北  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  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