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用已有条件去推理出来结论;或者用已有条件去反着推理吧

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2,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

后件可能有,必定有后件,也可以不湿,如果情况p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地就会湿,比如浇水等,为什么前件为假,有了前件,但是天不下雨。首先,事物情况p就是事物情况q的充分条件。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情况p不存在,那么情况q不一定不存在,就构成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命题都是真的了,如果天下雨,也可能没有。举个例子你所提的问题是指假言命题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地却不一定不湿,它可以湿,“天下雨”就是“地湿”的充分条件。断定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无前件,后件无论真假。明白了什么是充分条件,需要明确什么是“充分条件”。假定p和q两个事物情况,那么情况q存在,这个命题都是真的
充要条件的意思是:B真当且仅当A真。假言命题“如果A真则B真”就是真。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

3,大学数理逻辑题目 命题逻辑

答案是:“如果1加1不等于2,那么,2加3不等于5。”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我们已经知道,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所以,当前件真(存在)、后件假(不存在)的时候,该判断必然是一个假的判断。但是,当其前件是假的时候,后件无论是真或假,该判断都可能是真的。也就是说,一个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当其前件真的时候,后件必真;当其前件假的时候,后件可真可假。一个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是假的时候,就必然要求其前件为假。这个命题,实际上是问在什么条件下,2加3不等于5。而“2加3不等于5”已知是一个假判断,为了使以这个题目为后件所构成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一个真判断,那就必然要求其前件也是一个假判断。所以,要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只要提出一个相应的假判断作为前件,而把“2加3不等于5”作为后件,从而结合成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可以了。因此,答案不仅可以是“如果1加1不等于2,那么,2加3不等于5”,也可以把“1加1不等于2”换成“2加2等于5”、“2加3等于0”、“3加3不等于6”等。类似的一些机变测试题也可以这样处理,如:要是有人把月球塞进大西洋,你说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出来呢?把月球塞进大西洋,这是完全不可能成立的。但是,既然这是个前提条件,答案就很简单了:你是怎么放进去的,我就怎么拿出来。显而易见,这是借助假言判断法这个思维工具才能解决的问题。
十进制范围中真值为假四进制五进制范围中真值为真2+3=11(10)
如果有歧义就不能算是命题。 数理逻辑的命题如果有歧义,那研究就没有了具体的意义。 应该关注命题所指内容。如果陈述句所指内容有歧义,那么就不是命题。。

大学数理逻辑题目 命题逻辑

4,逻辑题 在线等

答案:B分析:选项A“只有2002年购买的联想电脑才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能从中推出2001年及以前和2003年及以后所有购买的电脑都不曾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不能推出“2002年市场上的所有电脑都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亦即2002年购买的联想电脑可能仅仅是部分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这不能保证如果你在2002年购买了联想电脑,则一定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一定为真。选项B“2002年市场上的所有电脑都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是一个全称判断。我们可以从这个充分条件推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你在2002年购买了联想电脑,则一定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如果你在2002年购买了联想电脑,则一定安装了WindowsXP操作系统”是一个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一般形式即是“如果……,则……”。如果后面的省略部分是“前件”,则后面省略的部分是“后件”。)我们可以从全称判断推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能从特称判断推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选B因为A表示2002年联想电脑装了win xp,但没说一定,所以不能成立,而2002年市场所有点电脑都装了win xp,说明联想电脑在2002年市场上也都是装的win xp。有点绕,不知道你听不懂听得懂。
这是著名的爱因斯坦逻辑题 1、挪威人,黄色房子,dunhill,喝矿泉水水,养猫 2、丹麦人,蓝色房子,混合烟,喝茶,养马 3、英国人,红色房子,pall mall ,喝牛奶,养鸟 4、德国人,绿色房子,prince,喝咖啡,养鱼 5、瑞典人,白色房子,blue master,喝啤酒,养狗

5,充分条件真假怎么判断

简单的说一下吧:如果p,那摩q举个例子p为“吃饱了”,q为“不饿了”1.吃饱了,所以不饿了。说以能够推出为真2.吃饱了,但是还说饿,肯定是没吃饱,所以推不出3.没吃饱,但是也不饿了,这种情况也可以推出为真4.没吃饱,但是还饿,这种情况也可以推出以上几种情况,只有1.2是绝对的两种情况,3.4是不确定的两种情况,也就是说3.4这两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如有疑问加qq:40067725
一、命题 1、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二、四种命题 1、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三、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与逆命题互逆,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否,逆否命题与否命题互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互否,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否命题相互逆否。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则q”为真命题,叫做由p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p,则q”为假命题,叫做由p推不出q,记作p≠>q,并且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 五、充要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或q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文章TAG: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