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东临什么地震带西南临什么地震带

东临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南临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中国东临什么地震带西南临什么地震带

2,我国南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区域

分布在川渝、云贵、青藏地区。都位于板块活动比较活跃的地界。
大致与我国山脉的分布相同。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上学时学习的地理都忘记了,只是记得是板块与板块交接的地带,但是现在好像什么地方都有可能震。

我国南北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区域

3,新疆地震带分布图 新疆多地震发生吗

新疆地震断裂带多,大致分为三大片,南疆昆仑山断裂带,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地震带,阿勒泰断裂带.昆仑山脉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间均以深大断裂相隔,昆仑山北麓大断裂带是强地震带,包括西昆仑和阿尔金山两个大断裂.其东段青海境内曾发生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天山南北地震带,特别是南天山西段与帕米尔交界地区,更是全球大陆强震高发区,地震类型以挤压逆冲为特征,反映天山山脉向塔里木和准格尔盆地的双向逆冲作用.历史强震包括1902年新疆阿图什北8又1/4级地震,1812年尼勒哈8级地震,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近年的伽师、精河、乌恰、喀什地震均位于此地震带.包括省会乌鲁木齐等大城市都受到地震带威胁(乌鲁木齐离断裂带不远,类似成都到汶川).阿尔泰断裂带,在北疆东北阿勒泰地区,包括好几条彼此近乎平行呈NW-SE向延伸的右旋走滑断裂,例如,额尔齐斯断裂、二台断裂、布尔根断裂、额尔格朗图断裂、乌列盖断裂等.历史典型强震为富蕴-青河断裂1931年发生的8级富蕴大地震.可以说新疆地震带大多在高山山前平原盆地靠山脉附近,由于新疆的气候特点,这些地区往往多绿洲,人口密集,加大地震造成的威胁.附图是新疆地震信息网上08年至今3.0级以上地震分布,灰色细线是断层.
不可能

新疆地震带分布图 新疆多地震发生吗

4,汶川处于什么地震带上

造成地震的原因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5,四川省地震带的介绍

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主要集中在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松潘-较场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理塘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等。
造成地震的原因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6,四川为什么多地震

调整区范围:北纬21度—34度 东经97度—107度 攀—会地震、盈江地震均由地应力调整所致 省地震局研究员程万正介绍,本次地震不属于汶川地震余震,是一次新震,对成都没有影响。 此次地震是最大一次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30日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系汶川8.0级地震引发的较大区域内地应力场调整所致。他说,此次地震与8月20日和21日云南盈江发生的5.0级和5.9级地震表明,汶川地震引发了川滇地区的地应力调整活动,调整区域范围大致为北纬21度到北纬34度,东经97度到东经107度。 省地震局研究员程万正说:“汶川地震、前段时间的盈江地震、还有这次的攀枝花-会理地震,这三次地震属于一个很大范围的中国南北地震带上。”中国南北地震带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地质构造带,这条带上集中了我国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半的8级以上大地震。 “这个地震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地震联动的情况,例如1976年5月滇西发生7级地震,8月松潘发生7.2级地震。”程万正介绍,汶川大地震后,汶川地区的地壳应力水平很高,因此余震持续时间较长,目前已经发生了8次6级以上余震,同时在它周围很大的范围内,地壳应力状态分布发生了变化,就可能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地震。目前,攀枝花-会理是四川、云南、甘肃发生的最大一次新震,“这是地壳应力调整的自然现象。” 该地震与汶川属两个断裂带 “从地图上收集情况,震中地区不属于人口密集镇上。”程万正说,本次地震震中位于红格元谋南北向断裂带上,不是主断裂带的块体边界,它位于断裂带的块体内部。1955年9月23日,就在相同的断裂带上,位于本次震中的北面的鱼鲊发生过6.7级地震。 程万正解释,本次地震的震中同汶川地震处于不同的地质构造断裂带上,不属于“5?12”汶川大地震的余震,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对成都没有影响。 该地区发生一次前震两次余震 另外,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了解到,这次6.1级地震发生之前的当日14时14分,同一地点曾发生3.0级地震;16时49分和17时41分,同一地点先后发生3.1级和3.3级余震。“3级地震是6.1级地震的前震,但3级地震人体基本没有感觉,这次前震无法判定即将发生大震。”程万正说。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7,中国主要地震带是哪里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分布(组图)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图为北京断裂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附近发生的一次强震。  北京附近发生过如此可怕的大地震,北京还安全吗?  “北京的问题不大。”一位地震专家讲述了他的理由:“每一次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过程。能量释放后,就又进入能量积蓄阶段,直到发生新的地震。”认为和北京有关的几条断裂带,如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南段、顺义-良乡断裂南段,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活动性都很弱或基本不活动,这些断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并不大。他最后还强调了一点:“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图为中国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  图1由三个方面的主体信息组成。首先,以1998年版《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的《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为蓝本。其次,给出了《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分类图》,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伟、王静爱、史培军、周俊华)。在研究中,上述学者参照国际惯例,把以城市为中心、3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定义为城市近源地震。另外,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等发表的《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一文中,迄今为止,有记载以来的8级巨大地震发生地。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目前为止,我国有23条主要的地震带。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严重。新疆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台湾地震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华南地震区: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信息的来源:搜狐
四川~~~
四川,你多大了学过初中地理么?

文章TAG:南北  地震  地震带  中国  南北地震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