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源头是课堂上的活水,是学生中间的活水,是教研全过程的活水。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的人的底色和情怀,要包含“雅”字,字里行间才能流露出一种中国韵味。30多年的从教之路,有长有短,有深情,有苍白的文字。“《静水流深》这几个字,浓缩了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经历,掩盖了他的思想,表现了老师对教育的深情。2.时光飞逝如歌(手稿)作者:于漪出版日期:2015年8月版定价:280.00元内容摘要《时光飞逝如歌》在印刷版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手稿集。

5、读 于漪《知行录》有感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中国教育温情的有思想的书。我看了,一方面是因为现实教育中有很多问题,我无法智能处理。我需要找到一些“活水”,需要教育的力量;一方面,我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于漪 老师但是我没有看到她的书的美。看完全书,还是很有感触的,列举如下:第一,作者真的很有教育思想和情怀。正是从她年轻的语文教师生涯到现在的语文研究和教育研究生涯,深刻地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情怀。

从赞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到字里行间的引经据典,体现了作者博大精深的阅读;这位作者很擅长写教育文章。文章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空白处的手写字体很有艺术欣赏性。它增加了书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人们在享受美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第三,作者善于阅读。有些人读了很多书,但思想还不成熟,工作还没有起色,这和是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

6、观《红烛 于漪》有感

昨天改完论文,看了红烛于漪,很有启发,和我最近想的挺像的。故事是于漪 老师通过影响一个学生,她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那个学生成为了刻骨铭心的朋友。教师这个职业既渺小又卑微又伟大。渺小卑微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老师。伟大与非凡,可以用一句话改变一个学生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前几天班里语文课秩序整顿。讲课过程中,学生们嘀咕着,议论着,提醒了两三次,还是不改。于是他们受不了了,就在班里批评,静不下心来。后来他们去了办公室,课代表打电话老师来上课。我说,让学生写个保证书,承认错误。

一个同学来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有一次听他班主任说,一次寝室检查的时候,有人说话,有人值班老师如果没人站出来,我就记下了一个寝室人胡的名字,同学A勇敢地站出来为全寝室人站出来。虽然他的成绩不好,但他是一个勇敢的人。过了一会,同学B来了。他说了他说的话,但他拐弯抹角地说他自己没说。终于来了第三个同学C。这个孩子平时看起来很单纯,但是自制力很差,对学习完全不精通。

7、 于漪是谁?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他出生于1929年2月7日,1951年7月毕业于镇江中学和复旦大学教育系。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在是八旬老人了。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8、 于漪 老师的备课“三备法”来自网络

于漪老师备课的“三备法”是什么?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形成教学能力所做的一切准备。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备课既是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开发、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内化、激活知识,学习、关注学生的过程,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2.老师备课主要准备什么?

(1)注重深入准备教材。走进课本,尊重课本,吃透课本,超越课本,2.激活教材,使教材情境化、动态化、可操作化。(2)准备以学生为本,尊重和欣赏学生,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学生近期发展领域的教学设计,(3)备课教法没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方法得当。找到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老师  于漪  张漪  人为  观念  于漪老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