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编年体,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史家编纂的《春秋》整理修订而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据说是春秋末期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春秋左氏传》。《子同治鉴》是中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也是中国编年体通史的代表作。由北宋司马光(10191086)编著,时间为周威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周世宗六年(公元959年)
然而,历史事件从酝酿、发生到结束,往往延续数月甚至数年。编年体历史书上写满了东西,人们很难从中追溯其始末。它的优点是给人明确的时间概念,容易反映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缺点是不容易体现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所以从《左传》开始,就用追根溯源或者讲述后事的方法来弥补这个缺陷。
6、我国最早的 编年体史书是哪个 著作?中国最早的史书编年体春秋时期的《左氏传》大概是左丘明写的。《春秋》有很多名称,是孔子修订的,也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丘明所著《春秋左传》是第一部以年月日记载史实的书,具有很好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个著作应该是春秋时期的,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六经之一。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现存的《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的历史。从244年到14年为公丧,共记录了242年,共12人,全书一万六千余字。《春秋》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春秋代表四季,开创了编年体的先河。全书《春秋》语言简练,主要记录了当时诸侯、国人、医生的一些不敬、不雅之事,所以每句话都有褒贬之意,被后人评价为“义之微语”。
7、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历史 著作是什么?是中国第一部《春秋》书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春秋》书编年体通史是子鉴编年体史书和-0有什么区别???答编年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个流派,以年、月、日来排列史实。史书是指专门记载历史的书,狭义是指记载历史的古籍,通史是指从黄帝到作者生平的历史。
8、属于 编年体历史 著作的是中国第一本书编年体史书是《白春秋》。《杜春秋》又名《春秋经志》,又名《林箐》或《石琳》,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道》六经之一。也是周代鲁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孔子写《春秋》的原因在《史记》中有记载:“于(太史公)听董生说,‘周之道衰,孔子为儒寇,诸侯害之,大夫反杀之。孔子知道该说什么,但他不能做到他所说的。242年来,他认为看不起皇帝,让诸侯退休,请大夫,只是天下之事。
司马迁盛赞《春秋》曰:“傅春秋,上明之时,成三王之道,明人事之纪,做到不疑,明辨是非,犹豫不决,善恶分明,贤而不肖,存国之志,继绝世,补废而为王。所以在春秋时期,礼义之事甚多。夫礼未禁,法已在后;法律做什么用户容易看到,仪式做什么就很难知道了。学术界对《春秋》的史料价值存有疑问。胡适认为:“《春秋》这本书只能作为道统的参考书来读,而不能作为典范的史书来读。
9、什么是 编年体历史 著作?怎么划分 编年体历史 著作?编年体:按时间排列的历史著作。国家风格:按国家分别记录历史著作。《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大纲编年体,由孔子根据鲁国历史修订而成,按鲁君世系记载了从鲁寅年(公元前722年)到十四年(公元前481年)242年间各国的军事政治大事,语言凝练,语言缜密,包含着鲜明的倾向性。对后来的历史学家和作家都有影响。
《左传》:左传本名《左氏春秋》,汉人称之为《左传春秋》,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有据可查的编年体史书,根据《春秋》的体例,它记载了从鲁隐统治前722年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27年)255年的历史。它的作者以前说是左丘明,汉儒将此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亮传》合称为《春秋三传》。现在普遍认为,这本书是战国初期各国的人编的。
文章TAG:编年体 著作 编年体历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