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 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干货满满,可以用来理解中国的艺术,哲学家李泽厚,1930年6月生于湖南长沙,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第一章龙凤舞1。古代图腾旧石器时代,50万年前的穴居人装饰品被打孔,用赤铁矿染红,这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进入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很可能是人头和蛇身,比如女娲、伏羲,是图腾符号,是很多古代氏族的象征。
意思是以蛇图腾为主的中国西部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与其他氏族部落融合,蛇图腾也不断与其他部落的图腾融合进化为龙。与龙、蛇同时或后来,凤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图腾标志。最终,西方(炎黄集团)战胜东方(伊人集团)而告一段落。图腾“龙”随后飞起,但凤凰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自然形态中沉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
6、求一篇3000字关于读哲学或美学的一本书的 读后感我不同意你的问题。文章必须发自内心,反映作者的真实感受和真实认知。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渠道那么多,但是如果过分依赖网络和别人的东西,你永远学不到任何东西。我读过歌德的《谈话录》,里面记录了歌德对哲学和美学的深刻见解,我深有感触。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读书的时候要选择最好最经典的书,要选择最能代表作者思想感情的书。
聪明的人读这样的书,学会用深邃的眼光去理解这个世界,然后自己去理解。不是有好文章出来了吗?你也可以这样做。网上那些流行的文章不都是作者在了解了祖先的大智慧后自发写出来的吗?哈哈,说的有点过了。你不妨读一读歌德的谈话,把你得到的灵感记录下来,然后组织语言。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它。
7、《美的 历程》读书笔记(12017.03.20。第一章龙凤舞1。远古图腾1。物化活动的开始:工具有规律的物理感觉VS装饰品有意识的加工。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发展不断进步。到了穴居人那里,不仅石器整齐划一,而且光滑、钻孔、雕刻的骨制工具和许多所谓的“装饰品”,工具的规则体感和对所谓“装饰品”的有意识加工,不仅时间距离长(几十万年),而且性质根本不同。
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有规律的形式要求(节奏、均匀、流畅)和主观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是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的产物。虽然两者看似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化活动,把人的社会生活外化、定格为物质生产工具上的一个种族;后者将人对“装饰品”这一物质对象的想法和幻想外化、定格,只是物化的活动。
8、美的 历程佳句摘抄1。美的经典段子历程摘录美的历程收藏中的经典论述,用句子或段落标注:句子段子,美的历程,答案:1人气:1解时间:4:50如果我们承认美的魅力历程在于其思想深刻,那么这个思想与任何事都无关说明了从孔孟老庄的建立到《红楼梦》为标志的儒道两家的衰落。
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是由天人合一决定的。儒家、道家以及后来的禅宗,都是天人合一的这种不同维度。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这样,中华民族就有别于其他民族。比如那些没有摆脱原始文化的种族还沉浸在万物有灵论中,而同时有基督教传统的西方国家认为天是上帝的殿堂,地是人的居所。但中国人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另一种境界,即人住天地,赏山川,寄情怀于自然。
9、美的 历程读书笔记Beauty 历程读书笔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文艺形象,给人以不同层次的美感。这是因为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历程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美历程读书笔记1】这本书《美历程》介绍了艺术从我们记不清岁月的遥远时代,在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中的演变和意义。宏观虽然简短,但不乏精辟和独到之处。
从这三个大的抽象的东西中,再细分成本书中原本具体的东西,这就是上古时代的图腾。正式的歌舞,青铜器,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风度,佛光,盛唐的声音,唐文化的意境,宋元的山水,明清的文学思潮,本书作者李泽厚在此背景下介绍了艺术之美。曾经,我对民间艺术中的剪纸很感兴趣,从剪纸的内容来看,很多动物如蛇、鸡、鱼都被作为载体,这种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在阶段重叠的原始社会,激烈的战争、稳定与和平交织在一起,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等符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文章TAG:读后 意象 美学 各异 历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