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人口老龄化的后果是什么

经济后退
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减少,经济发展减速。

人口老龄化的后果是什么

2,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影响

简单的说发达国家的问题是生育率过低,发展中国家是生育率过高。所以后果是发达国家老龄化严重,发展中国家是人口数量激增
养老负担加重就会导致投资减少,劳力紧缺。

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影响

4,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有哪些

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大部分早在50年前就已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因此我们也不必“谈虎色变”。正因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波及许多领域的重要趋势,因此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也必须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综合考虑,协调运筹,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全面策划,及早部署。 人口老龄化注意事项改革养老保险和养老制度并完善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养老社会化是普遍趋势与规律,我国一直在完善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系,但因为人口基数大而经费人均过少等而步伐较慢。 养老保险改革的趋势是养老不断加强社会化,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渐渐由市场化管理运营的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来部分替代。人社部已出台《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调整养老保险缴纳制、加强均等分配化等。

5,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把双刃剑,但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是,一、老年人多则需要的养老机构多,需要的护理人员也多,按每5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人员算,中国目前需要2000万护理人员,可以解决多批人员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岁的下岗工人);二、老年人多,则老年人的用品需要也多,可以带动夕阳产业的发展。弊端当然很明显,一、老年人不产生或产生的社会价值很少,二、老年人占用的社会资源多,尤其是医疗资源。当然老年人年轻时为社会做了贡献。建议国家把养老工程纳入义务养老,想义务教育一样。护理人员给予公务员待遇,让天下老年人老有所养

6,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什么

1、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将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倾向,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并带动老龄产 业的发展,从而相应地提升对劳动力的需求。老龄产业也被称为“银色产业”,主要是为老年人口提供产品和服务,涵盖了满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乐、医等各方面需求的多种行业。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巨大的收入保障和健康服务需求,这将影响到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甚至有可能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正在从家庭支持转向社会化养老,而既有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又被切割为不平等的几个部分,同时,国家的卫生筹资在社会保障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低,且主要集中于医院医疗环节。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现存的这些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形成压力,并将通过促进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式来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发展。3、会减少劳动力供给,降低劳动生产率。有效劳动力供给是确保经济发民的基本保障,人口红利是我国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则会导致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使我国丧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4、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城市老龄化,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大量外流,这就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整体下滑,不利于现代先进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障碍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缓慢也必将全面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

7,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 1、人口老龄化会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冲击。 2、人口老龄化会使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变得突出。 3、人口老龄化将使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增大。 4、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5、人口老龄化将影响到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
老无所养
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首先就是生产力下降 之后是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最后么可能造成社会构架的变化
年青人减少! 活力降低!
养老制度需要完善
社会压力大

8,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首先、考验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会给中国的保险公司代来财政赤字,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老人无钱可养,而跟着年轻人就更不会买养老保险了,从而保险公司没有后续的保单,更加剧老人供养的负担。最后变成无人可养,导险彻底的失败。 然后、社会分工。老人为了能生存,会推后退休,市场的工作职位,会减少,从而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失业率会大幅上升。久而久之,过多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犯罪率也会上升。 最后、老龄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国家首先要解决如何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这成了重中之重。这就考验中国当局的财政和政策的操作能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了。
一方面是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会减缓,这是有人口组成决定的,老龄化,在生物学上就是意味着种群的衰退;另一方面是会增加社会负担,因为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减少了。
1、年轻人的负担加重,一对小夫妻,上面4个老人,可能小夫妻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健在,负担相当严重,而且还有小孩要抚养。 2、社会养老保险费的交纳人群数量减少,而开支增加,在无法保证高收益率的情况下,社会公积金的总额必定是处于贬值状态,国家势必的加大补贴,以对冲损失。 3、人力成本上升,计划生育的成果开始显现。 4、房价大跌,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人的逝去,必然空出大量的楼房,而年轻人的数量在减少,如果一对小夫妻现在有一套住房,那他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爸爸妈妈各自有房一套的话,小两口将会拥有4套房产。
积极面:对国家、对社会——老年人是财富。如有完善的养老保障机制和专门的机构,将老年人宝贵的丰富的经验传给年轻人,由专门的机构去优待赡养他们。对家庭——在家可以帮助照顾培养教育下一代。如在专门的养老机构,还可多出房屋给子女,省去了子女做房奴。另一个方面也可让子女们有机会展示孝心。 消极面: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来说,如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障机制,老人和子女的经济又困难的话,老年化问题对老人自己和社会都带来不安定问题。 养老保障机制和专门的机构完善是一方面。放开计划生育,鼓励生养两个子女也是一个办法。

9,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的论文

第一:养老资金;第二,医疗保障;第三:人口稳定性……反正还有很多影响,你可以找些(老龄化研究)这样的资料去找下你的写作思路呗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感觉大致分为这几个部分1、简介老龄化时代的逼近及特点,引入养老问题2、当前我国应对老龄化的一些政策3、分析当前政策制定及实施中的一些问题4、问题原因分析5、对策如果是短文可以将3、4合并。

10,人口老龄化的危害

人口老龄化的危害 几乎全部发达国家都进入老龄化阶段。在发达国家,人口进入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均寿命的提高导致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总量停止了增加,或者出现了负增长。不过,暂时以人均寿命的提高最为重要。 比如,如果一个国家人均寿命是76岁,则意味着(76—60)/76的比例的人是60岁以上的人。因为还有一些人是在60岁前死去的,这些60岁前死去的人对平均寿命的降低影响较大。因此,60岁以上的人,如果平均60岁以上的人的寿命的话,平均岁数一定比76岁大一些。大多少不知道,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才可以知道。因此,在考察一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时,有60岁以上的人的人均寿命这个概念,比全部人均寿命概念要方便一些。这样可以更清楚的感受到正常寿命延长导致的老龄化程度的大小。现在发达国家的老龄化,主要是这个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 比如,某个国家的人均寿命为76岁,60岁以上的人的平均寿命应该超过76岁,可能为77岁,或者78岁。如果按照77岁计算,这个国家的正常人口比例,既人口结构可以使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为零。在这个人口结构时,60岁以上的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77—60=1717除77=0.221既60岁以上的人,不包括60岁的人,占全国人口比例为22%。占22岁至60岁之间的劳动力的比例为17/(60—22=38)=0.45。占22岁以上全部人口的,17/(77—22=55)=0.31这个人口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人口比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年人口占全部拿工资的人的人口比例。在正常国家,老年人口也要拿工资,工资的形式可能是退休金,也可能是养老保险,或者政府补助等等。但是创造财富的人是22岁至60岁之间的劳动力。是这些人在养活同时期的老年人口,到这些人老了以后,就是那时的劳动力养活这些人,如此循环,永不枯竭。 其实就是22岁至60岁之间的劳动力,必须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31%供给老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养老保险的模式,可以是以税收的模式,可以是资产利润的模式。总之,要劳动力人均31%的供给老人。剩下的69%的自己掌握,可以自己花费,也要管着孩子或者家人花费。在发达国家,相互之间,人均寿命基本类似。人口结构也基本类似。都基本接近停滞型人口结构。停滞型人口结构就是长期人口增长速度在零附近。因此,各国一般劳动力负担类似,差别不大。 如果发达国家中的A国搞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本国人口结构,呈现严重萎缩型结构,既未来必然出现的较大程度的人口负增长。这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的比例在某个时候就会比较高。在人均寿命相同时,比没有搞计划生育的国家老年人口比例高许多。比如,在一般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占22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31%。而这个搞计划生育的国家,这个比例可以高达40%。如果按照40%计算。就是劳动力人均要拿出自己劳动成果的40%供给老人。自己的可支配收入为60%。(没有考虑政府等公共开支。)需要比其他发达国家人均拿出9%的人均GDP。而劳动力实际创造的财富与劳动效率成正比。在劳动效率相同时,劳动者的工资应该相同。假如,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劳动效率一样,因此在发达国家中,劳动力的工资应该一样。而老年人口比例却不一样,老年人口比例越大,劳动力人均所交纳的税收及养老金比例就越大。劳动力人均所支配的收入就越小。生活水平,相应就越差。这个搞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劳动力的人均收入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的人均低了,9%/69%=13%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收入也比正常发达国家低了13%。 以上计算没有考虑,劳动力的供应被税收的扭曲程度。由于搞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个国家,人均税收率更大,这会使这个国家劳动力的人均供应量减少。减少多少我也不知道。假如由于自己创造的财富被征收走了9%,弹性系数为3分之1。可以减少人均3%的劳动量。会使这个国家收入在原来的比其他同效率的发达国家低了13%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下降量为(9%+3%)/69%=17.4%。这就是计划生育政策效应。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大的一个经济效应

文章TAG:人口  人口老龄化  老龄  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