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养老延迟退休新政策

法律分析:我国即将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具体如下:延迟退休指的是劳动者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直到达到新的法定退休年龄。按照我国最新的退休政策,男女退休年龄都应该在2045年达到65岁,因此女性每三年延迟一岁,男性每六年延迟1岁。与此同时,退休养老保险也要进行延迟,从2033年每三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后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养老延迟退休新政策

2,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15年10月14日,人社部延迟退休方案拟订完毕,2017年正式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是指:假如退休年龄延长一岁需要经过两年时间,那么在政策实施之后的第一年只将退休年龄延长半岁,第二年再延长半岁,以此类推。此外,在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制定并公布之后,还设定几年的“缓冲期”,即经过几年的准备才会正式实施围绕延迟退休这一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2013年6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公开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3,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规定

渐进式延迟退休 三个原则: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并提前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影响这些人群1、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2、到2022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及以后出生的人)。3、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202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就业和社保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经出来了,按照相关程序报经批准后才能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扩展资料2020年11月3日消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于10月29日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其中就延迟退休作出以上表述。《建议》表示,将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规定


文章TAG:渐进  延迟  退休  政策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