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博世周期理论新解读
麻省理工学院科勃(David Kolb)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名为“周期理论”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内容简单明了,很容易理解。它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体验来促进学习的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习方式的不断探索,麻省理工学院科勃(David Kolb)的博世周期理论也得到了诸多的新解读,下面我们来看看。

第一阶段——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
博世周期理论的第一阶段是体验,即人们在学习中所接受到的第一个信息来源。这个阶段是很关键的,因为这个阶段的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在这个阶段,学习者需要感受和体验到某些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真实的、模拟的或代表性的。只要体验过了,就会成为学习者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观察与思考(Reflective Observation)
在体验之后,学习者需要进入到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是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对于刚才体验到的内容进行回顾和观察,并且对于这些内容进行一些基础的思考。
第三阶段——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在前两个阶段进行完之后,学习者需要进入到第三阶段——抽象概括。这个阶段是需要学习者从所获取到的信息中提炼出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新的领域中使用。
第四阶段——实际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
在前三个阶段学习完之后,学习者需要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实际应用。这个阶段需要学习者将所学到的知识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并且进行一些反思来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在实践的过程中识别出信息的价值,一旦对信息加深了理解,就会对信息有更高的掌握度。
总之,麻省理工博世周期理论虽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被应用的学习理论,但是其核心思想始终不变,就是透过身体感知、思考、总结和体验,来能构建增强和依存的咨询/指导关系。通过不断地拓展和应用,可以让学习者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获取更加全面的知识。
文章TAG: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勃 david kolb 博世提出周期理论 麻省理工博世周期理论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