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中体育课程标准2022

1.坚持“健康第一”,提炼核心素养2022年版课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提炼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初中体育2.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课程设计2022年版课标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目标: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3.着力创新改革,完成四个转变初中体育项目2022年版课标强调面向未来、改革创新,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从“知识导向”向“素养 导向”转变、从“简单情境”向“复杂情境”转变,从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转变。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2022

2,体育新课标解读

体育新课标解读如下:1、强化核心素养培育。体育学科在核心素养的确定上沿用高中课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贯穿课标始终。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贯彻两办《意见》精神,明确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3、突出水平单元教学。为解决衔接问题和考虑零基础,课标中专项运动技能弱化与学段对应,按水平、大单元设计,充分体现一体化新思路。4、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新版课标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全面育人。注重体育与德育、与智育、与美育、与劳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融合。运动的好处如下:1、运动可以防止肥胖或有利于减肥,控制体重。2、运动归抵御疾病,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使血液通畅。3、运动可以带来好的心情。体育锻炼会刺激大脑释放化学物质,让人们感到开心、放松,进而增强自信心。4、运动可以使精力充沛。日常锻炼就会增加肌肉力量,让人们拥有更强的耐力,锻炼和体育运动,有助于体内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各个组织,使心血管系统工作效率更高。5、运动可以改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们入睡更快,睡眠质量更好,但要记住睡前千万别进行体育锻炼,否则会因为太兴奋而无法入睡。6、运动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锻炼和体育运动可以通过社交活动进行,这样大家可以在运动中欢度时光、放松自我。体育运动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等项目。

体育新课标解读

3,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

关于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如下: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新课标显示,从今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为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从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虽是10%-11%,但课时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是每周小学1至2年级4节体育课,3年级至初三3节体育课。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关注到,在新课标中知识型课程进行了调整,比如体育、思想品德等,让课程更加均衡。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身心发育的敏感期和技能获得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增加体育锻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定。让新兴体育项目走进校园根据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新课标中特别提到,新兴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新课标表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运动项目课程内容。小轮车、轮滑、攀岩、登山等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也出现在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中。

体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


文章TAG:体育  新课标  初中  体育课程  体育新课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