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一下册历史知识

选C。向日葵是在明朝才从国外引进的。
d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

2,七年级下历史的知识点有哪些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七年级下历史的知识点有哪些

3,初一下册历史

基本差别是 唐朝 主要是接受外来归化和附属 在学习方面是融合外来的饮食服饰等文化经济因素 不准国人出去学习 俨然家长风范 现代是我们中国注重对外的学习过程

初一下册历史

4,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感谢欣赏。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一)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   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有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当时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凡是重大典礼均在此举行。   故宫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雄伟的长城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比较 目的 秦修长城是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修长城是抵御蒙古族的进攻。   东西起止点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大同,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   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医学、药物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后来还传到世界各地去,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有朱载育、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明清小说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   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前三部成书于明朝,最后一部成书与清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塑造孙悟空的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二)   “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 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①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催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③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唐朝的对外政策)   谴唐使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鉴真 唐朝高僧 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后双目失明,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 唐朝高僧 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贡献: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 唐朝都城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大明宫在长安城的北部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雕版印刷 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火药 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晋江的安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三)   璀璨的文学艺术   唐诗 著名诗人有李白,人称“诗仙”,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创作风格是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唐诗兴盛的原因: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②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

5,初一下册历史

以史为镜:以朝代兴衰作为后代和现代的镜子 以人为镜:以人的高尚品德、修养、气质、内涵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
以史为镜:以历史作为明辨是非的镜子 以人为镜:以人的品质作为镜子

6,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我们学习 七年级历史 下册的知识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的知识点,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一)   辉煌的隋唐 文化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   2、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5、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塑像,大量佛经、文书)。   6、唐朝三位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李白,诗仙,《蜀道难》;杜甫,诗圣,“三吏”“三别”,作品称为“诗史”;白居易《新乐府》。   7、书法名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开写意画先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 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10 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 方法 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   (1)时间:宋真宗统治时   (2)内容: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评价:①宋每年要给辽岁币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 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1 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12 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7 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政权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   10 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   11 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   12 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 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三)   繁盛一时的隋朝   考点: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7,初一下册历史

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李时珍 《本草纲目》

8,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隋唐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隋唐宋元明清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买本参考书吧反正是开卷考多看看书
这个....。你应该去书店看一下辅导书的
这个书后面有。

9,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北宋 辽 西夏 金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明清经济文化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
好好好
藕呀布纸糕啊(我也不知道啊)
第一个国家
历史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10,初一下册历史

并立:契丹,906年,耶律阿保机。 西夏,1038年,元昊 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 南移: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南方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
1、辽政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阿保机就是辽太祖。西夏: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立政权。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北方长期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并在后世不断发展;政治重心的南移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了促进作用。最根本的是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经验。
1.例举与北宋并存得少数名族政权得名称、建立得时间、建立者 辽国 耶禄阿保机 西夏 完颜阿骨打 金国

文章TAG:七年  七年级  年级  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