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学的学分是什么意思

每一个课程就有相应的学分的,只要六十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 有的学校算学分的同时,也算积点的, 六十分为1.0个积点,七十七就是2.7个积点,这个积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你的奖学金。

大学的学分是什么意思

2,请问大学里的学分是什么啊

所谓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通俗的讲,就是每门功课的就是你在大学里,某门功课的老师依照你的上课出勤、考试成绩、平时作业等情况进行打分,为你的最后成绩,若是满60,即及格,就能拿到这门功课的全部学分。

请问大学里的学分是什么啊

3,大学毕业要修多少个学分

每个学校的毕业要求学分都不一样,你要跟你的学院确定一下,一般都要100多。通常每个学期都不能拿超过17~18个学分,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多拿,你需要跟系主任商量。
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学分要求不一样,比如工科要求的学分就很多,例如,机械设计专业,学分甚至达到100多分。  学分分为三类:必修课学分,专业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  必修课是基础课,包括高数,线代,英语,政治等基本学科。  专业课为你所选专业必修课,如机械设计就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选修课分专业选修和全校选修,专业选修为专业内的课,全校选修为其他学院开设的课  所有学分达到要求才能毕业。
不同的学校 不一样 而且学分与科目 专业 必修 选修 限修 参与的活动都有关系

大学毕业要修多少个学分

4,大学学分绩和学分有什么区别

“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通过学分可以评判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学生获得的学分越多,说明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便是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认为学生若要获得某个学术性的学位,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必须达到某一个最低限度的学分量。这个学分量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学分制中有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附加学分制等等。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 学分×绩点。假如你这个学期只学了高数1(6个学分),高数2(5个学分)和英语1(4个学分),考试分别得到60,70,80,那么你的学分绩就是(60*6+70*5+80*4)/(6+5+4)=68.666666666667。

5,大学修学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多少途径怎样才可以得到学分 搜

学分是分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的,其中选修课学分是分限选课学分和公选课学分。必修课学分必须全部拿到手。比如说大一一般都会有个高等数学这个必修课,这个课的学分会比较多一般是5-6个学分,不同学校有所不同。学分制计算方法。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 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每一科有固定的学分 只要不挂科就能拿到 修够学分才能拿到学位证书 每个学校的学分要求都不一样。参加一门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试,就能够获得这门课程的学分(前提是你提前注册了这门课程)。有的是必修课,上完一门课,考试及格,得到相应的学分。有的是选修课,就是你选择你喜欢的课程学习,考试或者考核合格后得到这门课相应的学分。选修和必修加起来之和,学分达到要求就可以了
学分是分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的,其中选修课学分是分限选课学分和公选课学分。必修课学分必须全部拿到手。比如说大一一般都会有个高等数学这个必修课,这个课的学分会比较多一般是5-6个学分,不同学校有所不同。有的课程学分多有的学分少,但是只要是必修的必须拿到手。剩下的就是限选和公选了,那个学分的要求每个学校一般也不一样,不过总共应该是在20分左右。 大学的每门课程都是有学分的,学分多少和学时有直接联系。比如48学时是4学分,学时多学分就多。修够教学计划的全部学分才能毕业,取得学分的办法就是通过期末考试。 如果考试不及格,就挂科了。那门课程没通过没有学分,但可以补考,或重修。如果未通过学分累计到15分左右有降级的危险,累计到20分左右有被退学开除的危险,毕业时学分不够不能毕业。 取得教学课程的学分只能是通过考试一个办法。但是取得国家级英语比赛,等其他国家级奖励可以等到额外学分,但这是用于评比奖学金用,不能顶替教学课程学分。比如英语课差4学分,通过其他途径获得6学分,但英语课还是挂科。如果得到很多额外学分,但是教学课程学分不够教学计划要求,还是不能毕业。
你好!大学里面都是学分制,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学的课程中只要考试过了就可以拿到学分,但是如果挂了就拿不到了,补考过了仍可以拿学分,学生会,班干部等职务也给加学分,有其它的证书比如驾照也都给加分,参加大型比赛得奖的也给加,献血加二分,在大学里加学分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你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都能修够学分的。呵呵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大学要毕业就得修学分。在大学的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如第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这门课,对应的学分是2分,那么你期末考试及格了,就有2分的学分了。其他的课也一样,你上的每门课都有学分的,考试不及格就不能拿学分。 学校都有规定说,毕业前一定要修满多少学分的,所以,只要你修满了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了。一般拿学分就得上课,就是上什么课的问题了,体育课也是有学分的啊,其他像什么实践课,等等··
大学的每门课程都是有学分的,学分多少和学时有直接联系。比如48学时是4学分,学时多学分就多。修够教学计划的全部学分才能毕业,取得学分的办法就是通过期末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就挂科了。那门课程没通过没有学分,但可以补考,或重修。如果未通过学分累计到15分左右有降级的危险,累计到20分左右有被退学开除的危险,毕业时学分不够不能毕业。取得教学课程的学分只能是通过考试一个办法。但是取得国家级英语比赛,等其他国家级奖励可以等到额外学分,但这是用于评比奖学金用,不能顶替教学课程学分。比如英语课差4学分,通过其他途径获得6学分,但英语课还是挂科。如果得到很多额外学分,但是教学课程学分不够教学计划要求,还是不能毕业。

6,大学本科学分要修满多少才能毕业

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分要求都有所不同,四年制本科的总学分要求一般在140到200之间,比五年制本科的总分数要求要少一些。总学分包括课程教学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等。一般除对总学分有要求外,还对学分的分配有具体的要求。具体要修满多少学分才能毕业,请查阅自己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扩展资料:修学分的注意事项: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放在寒暑假之后、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对于补考还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取得该科目或模块的学分。补考不及格的学生可以重修该科目或模块,在达到该领域和科目的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跨科目或领域选修其它容易通过的模块。对于限选课,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做法,可以重修,也可以安排学生在同类课程中另选。
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分要求都有所不同,四年制本科的总学分要求一般在140到200之间,比五年制本科的总分数要求要少一些。总学分包括课程教学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等。一般除对总学分有要求外,还对学分的分配有具体的要求。具体要修满多少学分才能毕业,请查阅你们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四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175,其中课程总学分141;实践环节19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五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200,其中课程学分155;实践环节30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不是一回事。完成所有学业,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从1992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学士学位证书将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分开制发。即是两个证书。学位证书,又称学位证,是为了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证书,获得学位意味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的学术称号要求,经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成绩达到有关规定,由有关部门授与并得到国家社会承认的专业知识学习资历。毕业证书是做为学生毕业的凭证。学满学制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者的毕业证上有由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毕业证封皮页,获得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基本内容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时间,学制,毕业专业,发证时间,电子注册号,学校校章,学校钢印,校长印等。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修学分的要求和多少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学校没犯什么大事,不经常挂科学分都可以修满的,如果修不满就要看看是学校的问题还是自身的问题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三年要修满213.5学分的苦孩子飘过。。。作为挂科率第一的专业,它的存在就是折腾人的啊。。。。。。以下是我们学校部分专业的学分要求:金融193工业工程196电子商务188.5社会工程197 (有这个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4.5。。。不想往下面看了。。。要疯了,都!~
这个要看你所在的学校的规定了~~~其实只要不挂科就可以了~~~哈哈哈~~~而且就算不够也可以通过选修课补上~~~
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分要求都有所不同,四年制本科的总学分要求一般在140到200之间,比五年制本科的总分数要求要少一些。总学分包括课程教学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等。一般除对总学分有要求外,还对学分的分配有具体的要求。具体要修满多少学分才能毕业,请查阅你们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四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175,其中课程总学分141;实践环节19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五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200,其中课程学分155;实践环节30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不是一回事。完成所有学业,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从1992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学士学位证书将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分开制发。即是两个证书。学位证书,又称学位证,是为了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证书,获得学位意味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的学术称号要求, 经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成绩达到有关规定,由有关部门授与并得到国家社会承认的专业知识学习资历。毕业证书是做为学生毕业的凭证。学满学制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者的毕业证上有由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毕业证封皮页,获得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基本内容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时间,学制,毕业专业,发证时间,电子注册号,学校校章,学校钢印,校长印等。

7,大学学分是如何计算的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吧,一般都是及格就拿全学分,不及格就没学分....每个科目都是固定学分的,及格就有,没及格就没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大学的学分制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1、什么是学分 学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course)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对学分所代表的学习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一些州学分的获得一般按“卡内基单位”计算,每单位代表1学年至少120小时的课堂教学。加拿大顺利修完最低110学时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1学分,最低55学时获得1/2学分。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课程标准规定,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受35课时的教学为1学分。 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3、什么是学年制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颁证书的一种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目前实施的就是学年制。相对学分制,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4、什么是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 5、什么是弹性学制?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时,通常结合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段(如本科、专科、高中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致使高中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 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程度的学习自由,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中学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加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大多数学校只可能尝试学年学分制。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小部分学校开展了弹性学制的实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 6、课程的学分数如何计算?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7、谁来认定学分? 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下表: 表1 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 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8、每学期的修课学分数有无限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
一般是每一科2学分 不及格就没学分
关于学分制的问题具体每个大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其中必修是一定要过的,而且是学校安排的,是不可以提前修完的。对于于选修学分一般是限选学分和任选学分,则可以通过选修课(自己选择要学的科目)来修学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选课提前修完的,没有时间的限制,在大学期间没学期都可以选,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会时间以及一些活动拿到这些学分。还有就是综合素质学分也是需要选修的,综合素质学分比较少,不用担心。还有就是选修课一般可以拿到高分,对于你的学位证书有很大的帮助你每学期的绩点就是用每门课的绩点乘以学分并相加,再除以总学分(即n门可的学分之和)得到的结果。总绩点就是所有学期绩点的平均值。以我的学校为例吧:高数5学分,大英4学分,体育2学分(暂时只以三门课为例)满分100,折合为5.0,60分及格,折合为1.0,40~60分要补考,0~40分为重修,补考后通过,但只有1.0分,重修就是跟着来年的学弟学妹继续学习,再一起考试,分数按照原来的方法计算。如果你的高数成绩是83,大英90,体育80,折合后分别是3.3,4.0,3.0,那么你的绩点为(3.3*5+4.0*4+3.0*2)\(5+4+2)=3.50,你该学期的绩点就是3.50
学分   学分 xué fēn  【学分的定义】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大学的学分制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1、什么是学分   学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course)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对学分所代表的学习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一些州学分的获得一般按“卡内基单位”计算,每单位代表1学年至少120小时的课堂教学。加拿大顺利修完最低110学时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1学分,最低55学时获得1/2学分。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课程标准规定,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受35课时的教学为1学分。   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3、什么是学年制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颁证书的一种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目前实施的就是学年制。相对学分制,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4、什么是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   5、什么是弹性学制?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时,通常结合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段(如本科、专科、高中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致使高中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   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程度的学习自由,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中学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加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大多数学校只可能尝试学年学分制。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小部分学校开展了弹性学制的实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   6、课程的学分数如何计算?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7、谁来认定学分?   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下表:   表1 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 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8、每学期的修课学分数有无限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

文章TAG:大学  学分  是什么  什么  大学学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