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有翠羽啾嘈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打聊斋志异篇目二搜

梦别、神女

上有翠羽啾嘈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打聊斋志异篇目二搜

2,月落参横讲的是什么

女主悄悄地离开了男主,但是男后来主出了意外,然后女主又回到了他身边,他妻子退出,圆满结局
明月明年何处看露从今夜白无伤城沉香碗一把桃木梳晨曦之雾这些比较相近,但是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好看的,比如,最美遇见你,过客匆匆

月落参横讲的是什么

3,月落参横猜一动物

狮子解释: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将明(意思=晗)。出处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应该是“兔”吧
老鼠

月落参横猜一动物

4,描写春天梅花成语

残花败柳
腊梅傲雪
驿路梅花 解释:同“驿使梅花”。驿使梅花 解释:《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驿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不过尔尔 近义词:不过如此、不值一提、不足挂齿反义词:非同小可、举足轻重、不同凡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没什么了不起 解释: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岁寒三友 解释: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驿寄梅花 近义词:驿使梅花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解释: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一丘一壑 解释: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月落参横 解释:亦作“月没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参,二十八宿之一。《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宋秦观《和黄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家之阍人王叟,时

5,描写夜来香的成语

孤芳自赏夜来香,幽暗芬芳自高昂.夜思午冥独自傲,不凡脱俗清碧扬.生得尊贵九还香,默来清廉撤自量.佳品良思难经霜,归得天国满载香.夜来香悄悄开放 夜来香开得很变化 你问我爱它吗 你用夜来香般的眼睛 深情地打量我 所有的夜来香 香气弥漫秋夜 夜来香总是在夜晚开放 在夜晚 你的心约我的心 你的秘密 在那个夜晚 一朵一朵地开 夜来香 夏夜 如此炽热 似燃烧 焚烬 弥漫着燥动 惑迷 你亦如瑶池仙子 夜雾里 散开了淡黄飘逸的仙衣 纤纤玉影 翩然舞嬉 你微启凝露的香唇 吐气如兰 荡出了一缕 幽沁的芳蜜 似清风 似仙琼 轻拂夜的迷离 躁气 夏夜 不再燃烧 惑乱 不再澎湃 潮涌 只迷醉你芬香的柔吻 只痴情你清丽的仙颜 你因夜而绽放 你因夜而魂消香散 淡淡的月光 淡淡的云裳 星星亦为你闪烁吟唱 啊 夜来香
月落参横 拼音: yuè luò cān héng 简拼: ylch 解释: 亦作“月没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参,二十八宿之一。《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宋秦观《和黄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家之阍人王叟,时
香飘十里,闻香而至,异香扑鼻,香气袭人,香气满园,香飘四溢,(香气)扑鼻而来,异香弥漫,香气宜人
香飘十里,闻香而至,异香扑鼻,香气袭人,香气满园,香飘四溢,(香气)扑鼻而来,异香弥漫,香气宜人

6,第一个字为月字的成语

月落星沈月下老人月下老儿月夕花晨月夕花朝月缺花残月明千里月没参横月貌花容月满则亏月落星沉月落乌啼月落参横月露之体月露风云月里嫦娥月朗星稀月朗风清月黑风高月地云阶月旦春秋月夜花朝月坠花折月中折桂月值年灾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章星句月晕础润月圆花好月盈则食月异日新月白风清月夕花朝月落乌啼月没参横月明星稀月露风云月满则亏月缺花残月缺难圆月旦春秋月地云阶月里嫦娥月朗风清
月白风清 月黑风高 月里嫦娥 月落星辰 月明千里 月夕花朝 月下花前 月下老人 月盈则食 月晕而风
月缺花残 月章星句 月晕而风 月圆花好 月盈则食 月夜花朝 月下花前 月夕花朝 月缺花残 月明星稀 月明千里 月貌花容 月落星沉 月黑风高 月地云阶 月旦春秋 月闭花羞 月白风清
月白风清 月旦春秋 月地云阶 月黑风高 月朗风清 月朗星稀 月里嫦娥 月露风云 月露之体 月落参横 月落乌啼 月落星沉 月满则亏 月貌花容 月没参横 月明千里 月明星稀 月缺花残 月缺难圆 月夕花朝 月夕花晨 月下花前 月下老儿 月下老人 月夜花朝 月异日新 月盈则食 月圆花好 月晕础润 月晕而风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月章星句 月值年灾 月中折桂 月坠花折月缺花残 月章星句 月晕而风 月圆花好 月盈则食 月夜花朝 月下花前 月夕花朝 月缺花残 月明星稀 月明千里 月貌花容 月落星沉 月黑风高 月地云阶 月旦春秋 月闭花羞 月白风清
月白风清 月旦春秋 月地云阶 月黑风高 月朗风清 月朗星稀 月里嫦娥 月露风云 月露之体 月落参横 月落乌啼 月落星沉 月满则亏 月貌花容 月没参横 月明千里 月明星稀 月缺花残 月缺难圆 月夕花朝 月夕花晨 月下花前 月下老儿 月下老人 月夜花朝 月异日新 月盈则食 月圆花好 月晕础润 月晕而风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月章星句 月值年灾 月中折桂 月坠花折

7,这首词的意思

鬲溪梅令 [宋·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点绛唇》:“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青草。”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 “好花不与殢香人。”起笔运用提空描写,空中传恨。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浪粼粼。”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古诗人,精诚所至,想象竟同一神理。“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木兰双桨,语出《楚辞。湘君》:“桂棹兮兰枻,”衬托美人之美。“小横陈”三字,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二字,让人想起“玉体横陈”等粗俗艳冶之事,但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且“不唯清空,又具骚雅”(张炎《词源》),这等字面原不易见。细体味之,始知此是词人之险笔是词人精心策划的“阴谋”。大概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碧浪粼粼,“兰棹兮桂桨”,与美人荡舟天外,天光云影,物我皆忘,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 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龙城录》云: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相与扣酒家门共饮,不觉醉卧。即觉,乃在大梅树下,有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结笔暗用这一故事,愈增全幅词境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感。 张维良先生改编后的《鬲溪梅令》更多了一份静谧。 此词艺术造诣确有独到之处。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花象征美人,烟波象征离绝,此是词中第一境界。木兰双桨,梦中美人,乃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是第二境界。第一境界实为词人平生遭际之写照,第二境界则为其平生理想之象征。营造出如此奇幻之意境,真是匪夷所思。论意脉则如裁云缝月,无迹可求。上片以玉钿喻好花,遂幻出如花之美人,下片用盈盈喻好花,又由美人幻为好花。故过片梦境之呈现,真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论声韵则如敲金戛玉,极为美听。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真文等韵,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梦中为叠韵,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这是因为白石不仅精于填词,亦妙解音律,以音乐人的身份写词,自是千锤百炼,刻意求工了。杨万里曾激赏白石之诗“有裁云缝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见《直斋书录解题》引),可以移评此词。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 ,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白石《鬲溪梅令》 ,正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 ,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点绛唇》:“淮南好 。甚时重到。陌上生青草。”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好花不与殢香人。”起笔运用提空描写 ,空中传恨。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浪粼粼 。”词人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蒹葭》云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千古诗人,精诚所至 ,想象竟同一神理。“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杜牧《叹花 》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玉钿何处寻 ”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 ,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 ,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木兰双桨,语出《楚辞·湘君》:“桂棹兮兰枻,”衬托美人之美。“小横陈”三字,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 ”二字,让人想起“玉体横陈”等粗俗艳冶之事,但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且“不唯清空,又具骚雅”(张炎《词源》),这等字面原不易见。细体味之,始知此是词人之险笔是词人精心策划的“ 阴谋”。大概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碧浪粼粼, “兰棹兮桂桨 ”,与美人荡舟天外,天光云影,物我皆忘,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 。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龙城录》云 :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 ,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相与扣酒家门共饮,不觉醉卧。即觉,乃在大梅树下,有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而已。结笔暗用这一故事,愈增全幅词境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感。此词艺术造诣确有独到之处。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花象征美人,烟波象征离绝,此是词中第一境界。木兰双桨,梦中美人,乃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是第二境界。第一境界实为词人平生遭际之写照,第二境界则为其平生理想之象征。营造出如此奇幻之意境,真是匪夷所思。论意脉则如裁云缝月,无迹可求。上片以玉钿喻好花,遂幻出如花之美人,下片用盈盈喻好花,又由美人幻为好花。故过片梦境之呈现,真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论声韵则如敲金戛玉,极为美听。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真文等韵,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 、梦中为叠韵,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这是因为白石不仅精于填词,亦妙解音律,以音乐人的身份写词,自是千锤百炼,刻意求工了 。杨万里曾激赏白石之诗“有裁云缝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见《直斋书录解题》引),可以移评此词。
[原文]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作者简介]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三十多岁时在长沙结识诗人肖德藻,肖很赏识他的才华,把侄女嫁给他,后来便随肖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卜室于弁山白石洞下,友人称其“白石道人”。肖去世后,他移居杭州。他精通音律,宁宗庆元三年(1197),曾向朝廷进献《大乐议》、《琴瑟考古图》,两年后又上《圣宋铙歌十二章》,得“免解”的待遇,直接参加礼部考试,但未中选。从此飘零江湖,布衣终生。[赏析]“好花不与殢香人。”起笔运用提空描写,开宗明义,直接点出词人伤花惜别之旨 ,空中传恨。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浪粼粼 。”词人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接上句说花,点题说溪,亦暗藏伏笔,启下句“春风归去”,流水自无情。惟其流水春风如此无情,反衬出词人之深情。所以,小令中绝无赘笔,处处须苦心经营,但断不可露出斧凿痕迹。“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绿成阴”,既有花落人去之感慨,又有年华渐老之无奈。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 ,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 “小横陈”三字承上句而来,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 ”二字,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碧浪粼粼,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暗用这一故事,愈增全幅词境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感。这是一首咏梅词,通过咏物写惜花惜春的心情。上片写好花不待人,不及时赏花就会转瞬无处可寻,只剩绿叶满枝。下片写摇桨寻花,舟行碧波如梦中乘云。词中“绿阴”、“翠禽”二典,均人花关合之事;“玉钿”、“盈盈”写花又似写人。含蓄委婉地借惜花怀人,心中情人若隐若现。此词艺术造诣确有独到之处。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花象征美人,烟波象征离绝,此是词中第一境界。木兰双桨,梦中美人,乃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是第二境界。第一境界实为词人平生遭际之写照。上片以玉钿喻好花,遂幻出如花之美人,下片用盈盈喻好花,又由美人幻为好花。故过片梦境之呈现,真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论声韵则如敲金戛玉,极为美听。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真文等韵,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 、梦中为叠韵,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这是因为白石不仅精于填词,亦妙解音律,以音乐人的身份写词,自是千锤百炼,刻意求工了 。

文章TAG:月落参横  上有翠羽啾嘈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打聊斋志异篇目二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