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谁有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书市或者书店。

谁有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急需

http://www.teachercn.com/Jxal/Xxwnjsxja/index.html

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急需

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sorry 我学的是人教版的 并不了解苏教版的内容你可以去百度文库里看看,里面有蛮多的http://wenku.baidu.com/view/688c41330b4c2e3f5727639c.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609e37d080eb6294dd886c8a.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2cbcbf14866fb84ae45c8dc9.html不知道你教案的格式,找了3篇,这些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你可以看看参考一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教案怎么写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结合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教案设计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性,教师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教学。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更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种考验,在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教学内容: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23课《垃圾分类》教学目的:1. 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2. 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 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 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2. 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教学难点:1. 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2. 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引发思考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西苑小学!(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设计说明:联系学生实际,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新课,增强学习积极性)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没看懂什么意思?

6,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www.teachercn.com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sort0130/down-3609.html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全册 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单元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及练习一中的1、2、3题。一、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二、教学重点:学会用画,正”字法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用画“正”字法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四、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复习:投影出示第1页复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2、订正,说一说是怎样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二)探究体验:1、导入语2.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sort0130/down-516.html 新人教版小学五下数学教案 第10册教案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一)简单的统计(一) 8课时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课时左右2.求平均数 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机动1课时(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三)约数和倍数 17课时左右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左右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整理复习 2课时左右(六)总复习 5课时左右
http://61.144.170.147:8880/jsp/tree/main.jsp?id=111102109

7,有五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吗

《倒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互为”。 师:当碰到好朋友的时候,美国人会热情的拥抱,我们中国人一般会怎样做呢? 生:握手。 师:现在谁愿意来前面和老师握握手,他就会成为老师最好的朋友。 (师生共同表演握手的动作。) 师:握手是几个人的事情呢? 生:两个人。 师:新的学期我成了咱们班的班主任,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我们都互相成了朋友。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了朋友”这句话的? 生:“互相成了朋友”就是说我们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二、游戏激趣,突破难点。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1、游戏规则:师说“1、2”,生说“2、1”;师说“1、2、3”,生说“3、2、1”;师说“老师爱我们”,生说“我们爱老师”。 2、通过探讨游戏规则,使学生初步感知“倒”的含义。 3、谈话导入新知。 师:在数学中这种现象也存在,比如,“三分之七”倒过来说就是“七分之三”。 (师生继续做“分数倒说”的游戏。师板书四组这样的数。) 三、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主动探究这四组数的特点。 生:分子分母倒过来了。 师:那么我们就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倒数) 师:继续观察这几组数,看看还有什么特点? 生: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都为1。 (如学生不能找出这个特点,则可以引导学生做计算比赛。) 2、请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行观察。 3、概括“倒数”的意义,板书。(强调“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倒数”。) 四、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举例观察,讨论。(2/5的倒数) 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小组讨论,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2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2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2=2/1,所以2的倒数是1/2。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 五、巩固练习,拓展外延。 1、出示“1/5,3/4,5/9,1,3/7,9/5,4/3,7/3”八个数,请学生移动数的位置,找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 2、剩下“1/5和1”,分别求出1/5的倒数和1的倒数。 3、1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1。)你是怎样计算的? (1)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所以1的倒数为1。 (2)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为1。 4、0也是整数,0的倒数是几呢? (1)出示0×( )=1。谁上来填一填?(没人举手) 师:0乘任何数都不得1,这说明了什么? 生:0没有倒数。 (2)如果把0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为0/1,那么它的倒数应是1/0。 师:这样说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0不以做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那么带分数呢?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6、小数有倒数吗? (1)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2)举例说明:因0.25×4=1,所以说0.25和4互为倒数。 六、深化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1)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的倒数是它本身,( )没有倒数。 (3)27/100的倒数是( ),25/16的倒数是( )。 (4)0.7的倒数是( )。 2、判断。 (1)2/9是倒数。( ) (2)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来小。( ) (3)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 (4)a是整数,所以a的倒数是1/a。( ) (5)因为0.2×5=1,所以0.2和5互为倒数。( ) 3、开放题。 3/4×( )=( )×6=1×( )=0.5×( )=( )×( )

文章TAG:五年  五年级  年级  数学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