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

公务员考试常识有很多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具体可以参考一下这里: http://www2.htexam.net/bbs/viewthread.php?tid=104170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

2,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

你好,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开始了,但常常是招录名额寥寥,报名人数过千。提醒还未报考的考生,合理报考,尽量避开竞争力强的职位,增加被录取几率。已经报考的考生,多关注审核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报名步骤,顺利完成报考。详细请看: http://url.cn/5YKMaH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

3,公务员考试基本常识

可以考;国考省考地方考都要上网看公告;一般分国考、省考和地方的;你报考什么就从事什么工作,例如你报考地税就去地税工作,报考民警就去做民警(考上的话);基本考上了就会有工作;公务员比较多人考,难不难就要看你自己的实力;暂时来看公务员比研究生的收益更大;考试的内容具体是分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在书店和网上都有公务员的试题购买;你考什么职位的公务员就做什么工作。 考试的话研究生不一定会比本科生考得好;找到的工作好不好要看你是考什么公务员,一般地税、工商的公务员更受欢迎。

公务员考试基本常识

4,国考中的常识部分怎么样才能提高上来呢

法宝一:如果选错误项,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的选项,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项,先找出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的选项,先排除该项,而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与另外两个不同的选项,则这个选项为正确答案。 法宝二:排除在四个选项间横向比较,如果有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排除其他干扰项,将答案锁定在这两个选项之间,答对题目的概率则增加一倍。 法宝三:常识判断通常涉及一些法律题目,在法律题目中,如果选项说法太绝对那么即锁定为错误选项。比如出现“应当”“所有”“均”“只有”等,一般可以认定为说法错误。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等则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更多详细内容请百度河北华图,谢谢采纳祝你考试成功。

5,国考考哪些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并按照报考职位的不同,分为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类型试卷,各试卷满分都为100分,且二者采用闭卷方式来考查。《行政能力测验》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均为单项选择题。从试卷总题量上看,省级(副省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省级(副省级)在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比地市级多5道题。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申论》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命题,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一般都为5道题。前4道题为问答式,其中包含一道或两道应用文写作题(如发言稿、简报、短评、倡议书等),最后一道题以大作文的形式呈现。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的申论试卷均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二者所给的资料一般会有所差异,题目也不完全相同。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报考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为(一)、(二)两卷,分别用于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的报考者,并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考试范围和题型,请参阅《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什么?什么时候考试?

6,请问国考主要考哪些方面呀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考试行测和申论。行测主要考试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图形推理、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部分,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国考笔试内容从1994年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正式建立以来,经过多年探索,到2002年,其公共科目考试调整为行政能力测试、申论两门。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国考考查科目已形成“2+X”的稳定趋势,即公共科目(行测、申论)以及专业课。国考大纲明确指出,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和申论两科,均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两科满分各为100分。另外,一些特殊的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等会组织专业科目的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考试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从科目设立至今,考试时间一直都是150分钟,而在2014国考中,申论考试时间将首次变化为180分钟,延长了30分钟。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真实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水平,增加申论考试区分度,提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使考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随着国家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公务员队伍的要求日渐提高。公务员考试对于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日渐增加,近年来考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能力化导向。无论是行测、申论还是面试,考试本身的变化都非常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特点。可以说,国考科学化,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要求。面试基本情况国家公务员考试不仅要进行笔试,还要进行面试选拔。通过了笔试只是开启了成“公”之路的大门,面试通过才是到达胜利的终点。从国家各部门公务员考试的面试情况来看,其面试形式主要是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以及二者兼有的形式,专业性较强的部门还对考生增设了专业笔试、专业面试,甚至直接对考生的外语水平进行测试。另外,外交部、商务部仍坚持半结构化的面试特色,即在常规化试题的基础上,针对考生的自我介绍进行追问,更加符合国际流行的面试提问方式。根据往年阅卷规律,笔试成绩一般在第二年1月中旬左右公布,之后就进入面试阶段。每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一般在正月初十之后,最先举行面试的是外交部,一般在笔试成绩发布后一周左右进行中.公教育版权。面试考场一般都会提供草稿纸、笔和钟表,甚至有的考场会提供水,设置摄像机。另外,如果该部门面试采取的是看题的模式,那么在桌子上还会放有题本,例如部分地方海关系统的面试。总体来看,面试考场设置凸显人性化,硬件与软件设施更加完善,这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考生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保证了面试的公开与公正。

7,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主要考什么

在逻辑判断部分,历年模拟题中的必然性推理题目约占20%-30%,其中1道为朴素逻辑,剩下为命题推理或三段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2017年出现了朴素逻辑1拖5的题目,同时,在18年各省联考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题目,所以在复习必然性推理时除了掌握命题推理的必备公式以外,还要灵活应用朴素逻辑的解题技巧才可保证正确率。可能性推理以加强型和削弱型为主,占80%-90%,难度较大,其中涉及因果共存和知果求因的论证结构以及求异论证、枚举归纳和可行性分析的论证模型较多,解释型和结论型以及评价型题目只占10%左右,其中结论型题目难度有递增趋势,除考查细节型以外,还涉及概括型题目,这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和言语题目关联度较高,有必要引起考生重视,在做题时要注意把握灵活度,不需要将言语和逻辑部分完全割裂开来,在片段阅读中培养的行文脉络分析能力是有助于我们理解所有题型的题干的,尤其是可能性推理和定义判断的题干,故而学好言语对做判断推理题目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在定义判断部分,分为单定义和多定义题型,其中单定义占70%,多定义占30%。题目的难度较低,虽涉及法学、行政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但是通过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和概括主要特征这两种方法起码可以保证正确率在60%以上,对于难度稍大的题目,可以结合常识去理解定义,以及根据选项特点,如“3+1”选项来排除错误答案.在类比推理部分,常见的题型依然是两项式、三项式和括号式,多项式在国考中出现的概率不大。常见考点以经验常识关系和逻辑关系为主,言语关系在近几年中考查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在文学历史常识关系中主要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所以从整个命题趋势上看,逻辑和言语之间的界限有逐渐模糊化趋势,考生若想在这个板块中有所突破拔得头筹,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文学常识以及词汇方面的积累。在图形推理方面,除常见的类比型、递推型、九宫格型和分组分类型题目以外,近两年出现了立体图形组合嵌套型题目,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部分时必须要具备“降维”的思维方式,才能在难题上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
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 难度适中 一、考查知识点常规,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有法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常识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常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仔细阅读试题,利用基础的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都会考查人文知识,今年的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会成为以后常识考查的一个趋势。可见,考生应该多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对题。 如今年国考题中考到了和“金石丝竹”相关的诗句,“金石丝竹”指的是不同材质的乐器,题干问的是四个选项中哪句诗词和“竹”相关。做对此题,需要明确“金石丝竹”分别什么意思。“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说竹笛等。分析至此,考生就会比较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选项为“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三、题量不变,难度适中 今年的国考常识判断有20道题,与往年持平,内容涉及法律、外交、哲学、经济、地理、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跟往年相比,今年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比较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今年国考的考查多是基础知识,法律考查的都是常见法律的重要知识点,不偏不难。其他部分的试题考查的知识多是中学时代的知识,或者只要仔细阅读试题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考察内容多与现实生活有关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只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更多公务员备考资料查看:网页链接 希望可以帮到您!

文章TAG:国考  常识  2012年  国家  国考常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