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7年级上册导学案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是表现的相同的主

这两篇文章表现的主题都是母爱

人教版7年级上册导学案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是表现的相同的主

2,荷叶 母亲和冰心的教案和介绍

i don not konw
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家的。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荷叶 母亲和冰心的教案和介绍

3,初一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的课件 急

http://18212.tongzhuo100.com/ 这是视频课件地址 http://wenku.baidu.com/view/bb37fa1ac5da50e2524d7f63.html这是ppt课件地址 http://zhongxue.hujiang.com/dl/d1694/这是课件下载地址

初一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的课件 急

4,荷叶 母亲教学生生字词的教学目标怎么写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从书里找,或从课后的读一读和写一写中找!

5,冰心荷叶 母亲朗诵课件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散文诗两首教案

共40张。囊括该课所需所有资料:教案,课件,音频资料,作家背景资料,辅助拓展阅读资料。抓住诗歌教学特点,针对性强,实用! 感悟散文诗的美 一、文章简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二、总体目标:培养学生感悟散文诗的能力。 具体目标:1、培养吟诵诗歌的能力。(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2、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一块去感悟诗歌。借助音乐、图片,通过朗读、理解、想象来逐步感悟。先感悟《金色花》的美,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感悟来学习《荷叶 母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 2、引导学生寻找比较点,进行比较学习。 三、诗歌的主要特点及审美特征决定了“感悟“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辨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就是要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古人所说“披文、入情、讨源、受用”与此相同。这些提法其实都可以说成是“感悟”。 1、强烈的抒情性,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歌的感情可以直接抒发,还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丰富的想象性,这是由诗歌形象的间接性决定的,它给人创造了无比广

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是第几单元第几课

第4单元24课
荷叶 母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请把下面的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冰心(1900—1999),原名 谢婉莹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 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的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2.给加点字注音。   并蒂(dì)  攲斜(qī)  徘徊(pái)(huái)  菡萏(hàn)(dàn)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倾斜,歪斜。 (攲斜)   (2)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徘徊)   4.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下雨的过程 雨中的荷花 作者的感情   一看红莲 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了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红莲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烦闷,不适意   二看红莲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 仍是不适意   三看红莲 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着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不宁心绪散尽了,深受感动   5.板书设计。   荷叶红莲   (护)   借物喻人   母亲我   (爱)   问题一: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题为“荷叶?母亲”,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3. 作者借助荷叶来歌颂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

文章TAG:荷叶  母亲  教案  人教  荷叶母亲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