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解析:党支部的组织形式是支部总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领导机构,负责处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不满50人的支部,应当设立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人数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一般由3至7人组成。可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青年委员,必要时可设组工、保密委员会委员、安全委员会委员。
党员少于7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一般党员大会选举1名党支部书记,必要时可增选1名副书记。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须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支部书记一般应选举本部门或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暂行条例》第十三条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的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5、党支部有哪些委员支部委员有哪些1。教育党员,所在党支部,负责党支部的作风建设。2.贯彻纪委和党委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3、开展纪律检查工作,负责党支部纪律检查和信访任务的具体落实。4.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5.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6、经常向支部委员会和上级纪委汇报和反映本单位的党风和党纪情况。党支部成员是党支部委员会的统称成员。
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要分工,除了支部书记(必要时可设副书记),还有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成员人数较多的支部,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有纪检、青年、统战、保密、妇女等成员。各分会的委员人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有1。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由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6、党总支部委员会人数规定法条解析:党支部委员会数量明确。党支部委员会人数不应超过或等于党支部正式党员的一半,一般以37人为宜。党员超过五十人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最多不超过9人。任期为2至3年。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三十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人民解放军连队等基层单位,凡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候选人应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第三十一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须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7、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几名[法律分析]: 37。党支部成员的数量和设置应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党员人数超过7人的党支部应成立党支部委员会,可包括党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党员少于7人的党支部一般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一人。【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一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至五年。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二十条党员人数在七人以上的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设一名副书记。党员少于七人的支部设书记,必要时设副书记。【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基于目前的资料和我对法律的理解。请仔细参考!
8、国有企业党总支支部委员会 成员应如下配备1。党员少于7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一人。2.党员7人以上(含7人)的党支部设支部委员会,委员35人,不超过7人,必要时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3.支委会成员分为组织成员、宣传成员、纪检成员(一般应单独设置),也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生产成员和青年成员。
9、党支部委员会由几人构成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二十条规定,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比如:不一定是单数,只要符合上述人数范围即可。只是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投票,一般建议设置为单数。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六章支部委员会建设,第二十条党员人数在七人以上的支部,应当设立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设一名副书记,党员少于七人的支部设书记,必要时设副书记。通常情况下,为了民主集中制,支部成员设置为单数,单一性是为了避免讨论举手表决时“是”和“否”的数量相等的情况,从而无法决定政策执行的方式。
文章TAG:支委会 成员 支委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