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13:礼仪之邦是如何产生的?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何乐而不为?”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礼记》云:“嫁之以礼者,有天地之秩序!“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什么是“礼仪之邦”?简单来说,就是把“礼”作为国家的根本状态。结合《礼记》对“礼”的解释,认为是呼应天地秩序,调节自然阴阳的根本之国。”“天地之序”是“礼”的来源和规律。
因为我们信奉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信奉和追求天地自然规律和秩序,希望通过“礼”的方式,在人类社会构建一个与天地自然规律和秩序相呼应的和谐世界。从小的角度来看,个体的人是最小的“宇宙”。这个宇宙虽小,却和天地一样自然,有着相似的规律和秩序,和外面更宏大的“宇宙”遥相呼应。再进一步发展,一个家庭乃至由血缘关系构建的家庭,也是社会层面的一个小“宇宙”。这个宇宙也与天地自然相似,有着相似的规律和秩序,与外部更宏大的宇宙和个体人形成的最小宇宙相呼应。
5、 里仁 第四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章Xi[原文]:孔子说:“君子喜德,小人喜土。君子怀刑,小人怀利。”【章旨】:这一章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之分的解释,这是介于义和利之间的。【注】:怀尔德:怀念做人的道德。淮土:我怀念住在快乐的地方。怀刑:错过不犯刑法。怀慧:我怀念人们对我的好。子曰:“君子只欲存其固有之善,小人只欲存其乐。君子怀念不做违法的事,小人往往怀念得到好处。
不能从他们的名气来分,君子可能是普通人,小人可能是在职者,要从他们的德行来分。首先,孔子教导我们要从居住地的选择上进行区分,“君子以德,小人以土。”“怀德”是指他心中所想的是道德,所以他生活的地方一定是有仁心的人选择生活的地方。俗话说“一千块钱买房子,一万块钱买邻居”,邻居比房子更重要。讲的是有仁心的人住的地方,各种黄金你都买不到。为什么?
6、《论语- 里仁 第四》12放于利而行,多怨姓名:王娟琪组别:第1组日期:202116年第78天星期三第78天本章是论语:里仁文章[原文] 4.12孔子说:“做事以利,而怨。”【注释】①方(或译为竖,意为竖心有益;还是基于解读,是从现在开始说的。赞成:这是指个人兴趣。孔子说:“如果你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体验】现在流行的词:KPI,企业的绩效考核。
举个例子,比如100块钱可以完成一个项目,但是一个项目是不同的人完成的,所以有人说我做的多,有人说他做的多,这样平均分配,引来怨念。也许下次合作,有些人会抱着凑合的态度完成任务。只按兴趣做事,对人对己都不好。有钱真的意味着拥有一切吗?一味的只追求金钱和利益,只能让自己伤痕累累,无法真正享受生活。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激发不了自己的内驱力。
7、《论语- 里仁 第四》17见贤思齐日期:202113第82天星期三本章是论语:里仁文章[原文] 4.17孔子说:“见圣人思齐言①,见圣人而自省②。”【注】1贤:贤人,有德之人。齐:对齐。②省份。自省和检查。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圣人时,你应该想到要尊敬他;看到一个不贤惠的人,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经验]当你看到一个圣人时,你应该尊敬他。但是很多人,看到圣贤,就打压,丑化,羡慕别人。
一般距离远了就不会有这种心理了。所以要学会谦虚正确的对待别人的成绩。不要站着说话好像很容易。你经常听到一些人评论另一些人。比如一个人口才好,事业也好,就会有人说:“他就是会说话!”“这样的评论没有成本,所以变得很容易。其实评论家根本没看到别人背后的艰辛。当你遇到一个不道德的人,你要反省自己。当别人不如你的时候,不是在别人低落的时候批评别人,而是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拿别人当镜子照照自己。
8、小廌学论语( 里仁 第四|四君子修浩然之气,无时不显仁。【原文】孔子说:“富而贵,是人之所欲。如果你不走正道,你会得到它。贫穷和吝啬是人类的罪恶。不走大路,是走不到的。君子去仁,出名不好吗?君子无终食,违仁。犯错是必须的,改变也是必须的。”孔子说:“人人都想富而贵,但不富而富,君子必为此不安。”大家都讨厌贫穷和卑鄙,但如果你不是因为贫穷而变得贫穷,君子是不会触犯这种贫穷的。
绅士没有时间吃饭。情急之时恩犹存,患难之时仁犹存,”[注] 1。地点:朱彝,2、走:违义。3.最后两餐之间:吃饭的时间,4、期待:着急的时候。5、颠沛流离:颠沛流离,【学习】人人都想非富即贵,但要严格拒绝不义之财。很多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文章TAG:里仁 第四 里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