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千分尺是什么

又称螺旋测微仪

千分尺是什么

2,千分尺是什么

就是螺旋测微器。。。 因为他最小可以测到千分之一,所以又叫千分尺!

千分尺是什么

3,什么是千分尺

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什么是千分尺

4,千分尺是什么啊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见的一种如图2.4-1所示,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5,千分尺怎么用

千分尺:千分尺是测量小工件度数的 有大小千分尺,小千分尺是0--25mm,大的是25--50mm。还有内外径千分尺,在这说一下外径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值是0.01mm,一根粗头发的厚度达0.06mm至0.08mm。用一块玻璃测试30*30mm的即可,玻璃放在千分尺的测量面(玻璃底面与千分尺测量底面平行)然后轻轻转动棘轮,当玻璃被夹住后,再转千分尺最上端的小棘轮3次后(转的时候有响声)就可以读数了,多测几次取平均值,就可以啦。

6,千分尺怎么认识

千分尺的固定尺身上顺着尺身有一条长的横直线是零位线,零位线的上下刻有刻度线,上下刻线相错0.5mm,上边或者下边每两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这是主尺;活动套筒是副尺,活动套筒上一周也刻有刻线,把套筒等分为50等分。与套筒相连接的活动测量头的螺杆上的螺距为0.5mm,也就是说,套筒每转一圈,套筒前进或者后退0.5mm的距离。每转套筒上刻度的一格,套筒即移动0.01mm。读测量数值时,先看主尺即固定尺身上的数值,然后再看活动套筒上的数值,两者相加就是千分尺所测量的数值。比如活动套筒的边缘在固定尺身上刻度10的后面,活动套筒上的10对齐了主尺上的横直线即零位线,这时的测量数值为10.10mm 。

7,千分尺使用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如图2.4-2读数为8.384毫米,图2.4-3读数为7.923毫米。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图2.4-4甲所示。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如图2.4-4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3毫米;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如图2.4-4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5毫米。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参考资料: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62045.htm

文章TAG:千分尺  是什么  什么  千分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