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看出来,但是我们国家的路还会继续。工业革命。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其他上层建筑相应变化的根本原因。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一系列关乎生存的技术革新,改变了过去基本依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不充分的生产,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生产的产品开始出现相对供过于求,产品的贸易出口开始成为国民需求。
苏联。1933年至1937年,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直到1987年,苏联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二战前已经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世界第二。
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损失巨大,但最终顶住了德军的进攻,打败了德国,最终德国战败。苏联成功扩展信息的优势1。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全国的力量五年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国家集中全国的力量建设重工业,包括钢铁、发电、机械制造、水泥、采矿等工业。说白了就是建各种工厂,很多技术设备都是从西方国家购买的。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是先发展轻工业,获得资本积累,再逐步向重工业转移。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基础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较小;教科书上没有说农业大国不能成为工业国,反之亦然;一个国家属于工业国家还是农业国,取决于三项(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如果工业和服务业占60%以上,则为工业国。相反,根据国际银行2005年的统计,中国农业产值为2980亿美元,占GDP的11.9%,工业占48%。
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也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据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达到90万亿元的历史新水平,位居世界第二。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工业发展令世界惊叹。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现象:从西欧的工业革命开始,用了二三百年的时间,才使世界2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工业社会;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几十年内使全世界生活在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了一番。
创造和节约物质财富是工业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物质财富主要包括天然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储存。也就是说,国家所拥有的物质财富,除了自然的馈赠之外,主要是工业产品,尤其是工业所创造的生产设备、建筑物、交通系统以及各种物质基础设施。人类创造的能够长期保存的现有物质财富,几乎都是工业创造的。
1。法国封建势力强大。2.法国的地形和气候适合农业发展。3.法国大革命后,土地被分割成小块,分给农民,严重阻碍了法国的工业化。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制度,也将世界带入了世界近代史。5.持续数百年的“吃人羊”圈地运动,让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移民城市,到资本主义工厂打工;也为城市中的纺织和手工业资本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比之下,法国农业人口众多(占人口的90%以上),农民对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法兰西共和国历的月份都是以农业生产命名的,如丰收月、果实月、葡月、浪漫月、霜月等。),土地所有权归小农所有,这种小农所有制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也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大量劳动力。这是法国工业化的一个障碍,19世纪末,法国通过普法战争失去了重要的煤铁资源产地阿尔萨斯和洛林。
文章TAG:工业国 工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