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9月9日,在第二届“未来科学奖”中,潘建伟获得“材料科学奖”,奖金100万美元。2017年12月19日,潘建伟入选《自然》杂志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被称为“量子之父”。
作为世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爱因斯坦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和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乌尔姆,享年76岁。他毕业于苏黎世大学,是一名犹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5、最近关于 潘建伟及量子通信的消息怎么变少了?潘建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量子信息的研究,在国际上很有影响。2016年8月16日,潘建伟 team的“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高度500公里,这是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这是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的。墨子卫星肩负三大科学任务: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光子对分布检验的贝尔不等式: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隐形传态。
那时候,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国内媒体都会有广泛的报道。潘建伟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因为墨子的三大科学任务早已完成,更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尚未建立,近几年关于墨子和量子通信的新闻似乎也少了。其实墨子还在天上跑。虽然已经超期服役(设计寿命2年),但它依然坚守岗位,帮助科学家完成一个又一个实验。最近,、许等人利用墨子卫星成功实现了量子安全事件传输的原理实验验证,实现了时间数据的安全传输。
6、 潘建伟:下一个量子突破将在五年后发生photo box研究院出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的AdánCabello教授合作,首次排除了实数形式的标准量子力学。研究人员利用超高精度超导量子电路实现确定性纠缠交换。以超过43个标准差的实验精度,证明了实数不能完全描述标准量子力学,确立了复数的客观实在性。2月3日西班牙报纸El Pais 潘建伟,男,1970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了联合小组组长。潘建伟教授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多年,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的主要贡献有: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交换、三光子、四光子和五光子纠缠、量子纠缠提纯。2005年,他带领的团队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世界纪录,验证了在外太空和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
7、看 潘建伟写作文1。作文:潘建伟――中国骄傲的学生们,你们不为自己来自中国而骄傲吗?-我相信你会为来自中国而自豪!中国是人类最早的摇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文化发达的国家之一,从黄帝、炎帝到中华民族,这条五千年历史的长河,孕育了无数的发明创造,无数的文人墨客,无数闪光的文化艺术。古代有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现在有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技术;古代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现在有气势磅礴的三峡工程,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吗。
文章TAG:潘建伟 潘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