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草有何功能

清热的

艾草有何功能

2,艾草有什么作用

只是个传说,没有太大的作用。(据说用其煮水,能防治皮肤瘙痒病。)

艾草有什么作用

3,艾草有什么作用

一般的用法是驱蚊 防虫 用热水泡后 在用那水来洗澡 可以去痱子 大人小孩都可以洗的 一般都给小孩夏天洗澡 它功效是 清热解毒 去火 它可以拿来做成吃的,等 , 对了它是灌科类的植物 不需要种 它会长很多, 它喜欢湿润的地方 它也有很多种 看你要哪种

艾草有什么作用

4,艾叶有什么功能

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5,艾叶有什么功效

长期的临床中体会到艾叶有一种近似于现代医学中抗过敏的作用,方用:艾叶10克,乌梅15克,阿胶10克,当归15克,金银花20克,槐米15克,大枣50克,甘草10克,生大黄5克,白茅根20克,鸡内金15克。发热者加生地、连翘、丹皮、紫草各15克;胃肠反应加厚朴、枳壳、川楝子、黄柏各15克;关节痛加汉防己、秦艽、牛膝、鸡血藤、延胡索各15克;肾脏病变如浮肿,少尿,或出现尿蛋白、血尿、管形加生大黄5克,黄芪、滑石、猪苓、泽泻、车前子各15克;惊厥者加水牛角50克,僵蚕、钩藤、天竺黄各15克;瘫痪加马钱子粉0.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服用10剂左右,即可见效。待紫癜消退后,不要骤然停药,最好再以上方加工成丸药,每丸10克重,每日服3次。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几十年来,余屡屡验之,未有不效者。

6,艾叶的功效是什么

艾叶是常见的一味中药,我们都听过艾叶泡脚吧,艾叶泡脚可以祛除湿寒,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的功效,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作用: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⑦《珍珠囊》:温胃。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

7,艾草有什么用图多方面详细的

别名:艾草、艾叶、艾蒿、家艾。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 argy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其实,艾草在中医妇科病的治疗中用途是非常广泛的。比如,用炒艾叶10克,胡椒30粒(捣碎),煎汁后,加红糖适量调服,可治疗虚寒性痛经;用艾叶15克煎汁,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常服,可治疗宫冷不孕;用艾叶12克,鸡蛋2个同煮,食蛋喝汤,每日一次,可治疗习惯性流产;用艾叶30克炒焦,煎取汁液,加阿胶30克冲化,每日一剂,可治疗妇女崩漏不止。端午节门前插艾叶,如重阳插茱萸一样,是我国民间盛传已久的风俗,至今仍在不少农村延续着。以艾叶“悬于户上,可攘毒气”,是古人对端午插艾机理的科学认识。金代词人范成大《竹叶歌》曰:“五月五日气岚开,南门竞船争看来”,正是对端午采艾的通俗解释。 因此时处于小满与夏至之间,值阴阳交接时,也正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之时,预防疾病是当务之急。恰巧自然界艾花未开而枝叶茂,其有效的药物成分便被民众所充分利用起来。由此可见,端午采艾插艾习俗从卫生学看来也是大有道理的。难怪有人说端午节也是我国古代的卫生节。艾为菊科植物,最早见《诗经》。性温,味苦、辛,生用能温通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本草纲目》谓其能“温中、逐冷、除湿”。用于下焦虚寒,腹中冷痛,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常与当归、香附配伍。单用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将其艾绒制成艾条,用以烧灸,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非典时我省不少家庭曾烧艾条熏室,效果十分明显。

文章TAG:艾草  有什么  什么  功效  艾草有什么功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