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

时间概念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初期,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最早的物理概念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4019.htm
那是在 很久 很久以前...

时间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

2,时间是最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是最偏私的给每个人

时间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24小时,是指实际的时间,它对每一个人都一样。时间是不公平的,给每个人都不是24小时,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每一个人对时间利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24小时是浑浑噩噩过的,有的人24小时是精打细算着过,让每一分每一秒活得都有价值意义。
赫胥黎 说: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24小时,是指实际的时间,它对每一个人都一样。时间是不公平的,给每个人都不是24小时,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每一个人对时间利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24小时是浑浑噩噩过的,有的人24小时是精打细算着过,让每一分每一秒活得都有价值意义。

时间是最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是最偏私的给每个人

3,为什么要用时间和日期来计算时间如一天一个月和一年

人类的计时古时候有结绳,刻记号,沙漏,滴水,子午规,立竿测影等计时方法,但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生活需要黄帝发明了农历,但是不够精确直到明末利玛窦来华带来了西洋历法即公历,并沿用至今。如果没有计时的工具和单位如何来衡量人们的工作量,年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工程建设的进度,借的东西何时归还等等等等。故需要时间概念。
地球时间是通过地球自转与公转得出来的,不是凭空生有的。一天24小时是地球自转的时间,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一年为公转时间。星期和月是通过地球的卫星——月球来推算的。时间是永远流失的,只不过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比较而已。就算人类社会不再有年,月,日的话,也会用其他的单位来代替。
这些都和天文现象有关,人类早期只能认识这些,所以就延续至今。
这只是一个用来作为判断而已,而不是什么控制.
呵呵,看似简单,其实是好复杂的问题哦。。想得头都疼了。

为什么要用时间和日期来计算时间如一天一个月和一年

4,古代时间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zhuanti3

5,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重要吗

珍惜时间 陆机在《短歌行》曰:“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人生短短几个秋,说起来也是弹指一挥间。无论你干什么事情你都要珍惜时间,切不可慨叹人生的苦短,让时间白白的从你身边流逝。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第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把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而第二种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来,一日难再晨”,于是痛感“时不待我”,整天埋头于工作和学习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这也正体现了爱迪生的一句话:“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当然时间也会公正的给这两种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肯定另外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回以此自豪。 至此,谁又能说时间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呢?珍惜时间会让你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时间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 朱自清曾经在他的《匆匆》一文中说过:“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当你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挡时,它又从遮挡的手指间过去。天黑时,你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你身上跨过,从你脚边飞走了。” 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6,什么叫时间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起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时间(time)是指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指人为的划分。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
宇宙是一切存在的总和,一切存在,都是有质有量的实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因此,宇宙只是微粒存在的总称。宇宙中没有不存在微粒的地方。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时间和空间都只不过宇宙微粒的丛生概念,是微粒存在不同形态的表述。时间,是各种存在的运动变化过程,即宇宙微粒的变化运动过程,是事物的生灭过程,是存在在某一空间出现的前后次序。空间,是宇宙质粒存在的形态,是质粒的运动变化状态,是宇宙总量的具体体现,是实体的量的体现。宇宙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质粒在时间中存在,展现质粒的运动变化,展现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质粒在空间存在,展现了质粒的数量、范围、大小、具体形态,具体运动。时间,只有从这些具体形态中来显现,只有从这些具体形态的运动、生灭中来显现。时间离不开空间,空间显现时间。这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然而,其根本都是宇宙质粒本身决定的。

7,计算时间的方法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等。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 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考察古人的时间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观查:一是古人对时间科学划分后制定的计时制;二是古人把时间、计时仪器和国家法制、政权兴衰相联系。 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克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时,太阳方位计时衍生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克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纪),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克制演变为九十六克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此外,我国古代还使用独特的夜间计时方法,这就是“更”。“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
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小时。一般是截止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例如1点到10点,中间是10-1=9个小时。2、天数。一般是截止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加1。例如。1号到10号是10天时间,如果10-1=9,只有9天,实际有10天,所以加1。3、月数和年数的计算方法应该和天数一样。
是 暑 假 生 活 里 面 的 么 。久 而 久 之,名 为 计 时 的 先 贤 , 观 察 出 岩 洞 水 落 滴 石 似 又 分 明 的 节 奏 , 便 反 复 以 一 容 器 蓄 水 , 下 设一孔,令 水 滴 下 , 寻 找 出 其 规 律 , 以 漏 滴 三 下 为 一 秒 , 以 漏 滴 每 六 十 秒 共 一 百 八 十 次 为 一 分 , 有 计 算 每 六 十 分 共 一 万 零 八 百 次 为 一 时 , 每 二 时 位 滴 漏 二 万一 千 六百次为一个时辰,暗喻日有十二辰之理,黄帝的臣子计时,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苦苦钻研了一十五年,终于发明成功了滴漏器皿
一辈子、年、季度、月、旬、天、小时、分、秒、毫秒

文章TAG:时间  概念  何时  出现  时间  
下一篇